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持续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深刻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反对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一直是我们党十分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问题。回眸过去一年,各地认真贯彻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并拿出许多积极有效的落实举措,会议、文件、报表、检查大量减少已成减负新气象、工作新常态。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特别是在面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防疫新情况和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中央重磅祭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八项举措,彰显出持续用力、精准施策的靶向意识,其强势治理、斩草除根的坚定态度及深远立意值得关注。
尤其是“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的响亮忠告,更是直击了形式主义顽疾的“病灶”。对于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深刻论述:“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它的显著特征就是不切实际和脱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道出了形式主义的现实弊端。让群众失望的最大之“蠢”,就在于其背离党的初心、有悖干部使命,长此以往甚至有可能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按理说,“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应该是相向而行和目标一致的两个层面,并非“非此即彼”或“二者选一”的选择题。“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一直是我们检验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尺,也是领导对下属部门政绩考核、工作认可的重要依据。这是由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所决定的。
形式主义是作风问题,缘于价值观念扭曲的思维错位。戒除让群众失望的形式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避只唯上不唯实、只注重表面功夫不注重实际成效的错误观念,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改进督查考核方式、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完善干部激励机制以及厘清层级部门职责等的制度改革和措施完善,防止文山会海反弹,铲除形式主义的滋生土壤和纳垢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