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 在重庆发挥“三个作用”中打主力当前锋
第022版:牢记嘱托 书写新篇
上一版 下一版 
渝北 在重庆发挥“三个作用”中打主力当前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抓机遇 服务大局 奋发有为
渝北 在重庆发挥“三个作用”中打主力当前锋

    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重庆国家广告产业园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新光天地

  奋斗者不舍昼夜,实干者步伐铿锵。一年来,渝北充分用好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结合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在产业带动、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城市建设等方面当先锋打主力,努力成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支柱”、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枢纽门户”、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生态样板”。

  渝北,位于重庆主城北大门,是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首批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下滑的挑战,渝北区知重负重、克难前行,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连续9年位居全市第一。

  “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是成为“重要支柱”的抓手。渝北区把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引领区作为新的实践方位,高质量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优中提质”态势。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OPPO智能生态园一期竣工投产,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1255亿元、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32%。另一方面,发展动能持续优化,新培育科技型企业81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1家,新增主板、新三板、重庆OTC挂牌企业21家,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落地运营,双创指数连续12个季度排名全市前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被确定为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传输专用通道首批示范园区。接下来,渝北区将着力在前沿科技城、空港工业园,做大做强以OPPO、中光电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创新平台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

  作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桥头堡,渝北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枢纽节点。去年以来,渝北注重用好大通道、构建大枢纽、打造大口岸、提升大平台、营造大环境,深度融入“陆海新通道”,全力打造国际航空物流分拨中心,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4479万人次、41万吨。江北机场国际(地区)航线累计开通96条,通航五大洲33个国家、73个城市,拥有7个基地航空公司和1个飞机维修基地,过境免签延长至144小时。“重庆之门”的形象和“枢纽门户”作用更加凸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当前,渝北区加速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联手重庆机场集团高标准建设国际航空港,推进自贸试验区渝北板块先行先试,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先行区。

  渝北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努力成为重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生态样板”的最好注脚。作为重庆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当前,渝北区全力推进农村“双十万工程”。这是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的抓手。结合土地整治、农村“三社”融合以及“三变”改革,区委提出到2022年建成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村景区化、农民职业化水平,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渝北,让生态优先成为渝北发展的普遍形态,让绿色成为渝北发展的鲜明底色。截至今年3月底,渝北区已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3.5万多亩,栽种经果林2.6万多亩、生态林4.8万多亩。

  渝北区将以“双十万工程”为抓手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景观化的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郑和顺 欧云霄 王彦雪 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我们在行动》》

  做好经济调度运行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2019年以来,区经信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经济运行科作为区经信委下属科室,积极按照要求,在帮助渝北企业提质增效、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加速集聚新兴产业、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好支持服务,做好经济调度分析,为渝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2019年,渝北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30亿元,以智能终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227.3亿元、增长20.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157.5亿元、增长34.5%。工业投资总量达到218.5亿元、同比增长39.4%,增速位于主城区第2。

  ——区经信委经济运行科 陈果

  加快交通项目建设 全力保障群众出行

  渝北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前沿阵地,拥有江北国际机场、火车北站两大交通枢纽,紧邻寸滩码头,境内有4条干线铁路、8条高速公路、7条轨道交通,“空、铁、水、公、轨”五位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发达。

  一年来,渝北区交通局加快建成各级交通项目,服务铁路枢纽东环线加快建设,推进铁路进机场、进园区、进港口,深度融入全市铁路网络,打通快速客货运交流通道;加快洛碛码头前期工作步伐,助力渝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加速高速路网和骨干道路建设,与中欧班列(重庆)、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连接,构建空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同时,高标准推动绿色安全发展,加快绿色交通建设,扎实抓好柴油汽车和船舶污染治理等工作,坚决打赢交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

  ——区交通局综合运输科 王泽荣

  做实企业服务工作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创新经济走廊公司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着重围绕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消费电子及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为率先实现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加速奔跑。

  产业发展部作为园区产业发展的重要部门,一直在企业服务上狠下功夫。一年来,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一对一”专员制、重大项目专班制,对重点项目实行“日研判、周推进、月调度、季督办”,继续开展民营企业走访调研,深入企业了解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形成清单,及时沟通协调,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配合企业积极做好活动筹办及对外推介。仅以2019年为例,产业发展部就牵头筹办了多个项目集中开工,多种智能产品亮相智博会,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一期)成功举行建成投产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渝北智能制造高地影响力。目前园区已投产企业10家,在建项目20余个,园区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今年,产业发展部将按照公司规划,切实落实“指导员”制度,把产业服务做细做实。当好“信息员”、“服务员”、“监督员”,为实现园区更好发展、实现渝北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经济走廊公司产业发展部 屈涛涛

  聚焦平台规划建设 充分体现“园区担当”

  渝北是全市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已形成汽车摩托车、电子设备、通用装备、智能终端等主导产业。作为渝北工业主战场,空港工业园区汇集了工业和航空物流企业300余家、技术研创新机构30多个,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5家,形成了交通设备、电器设备、通用动力装备、智能终端、航空物流、装配式建筑6大主导产业。

  一年来,空港经济开发公司聚焦规划建设,平台开发显现新形象;聚焦招商引资,产业能级实现新提升;聚焦创新发展,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聚焦运营管理,保障水平得到新提高。下一步,空港经济开发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工作安排,加快建设“一园一镇一基地”,增量调结构、存量促转型,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瞄准打造100亿级智能终端和400亿级航空物流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努力构建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空港经济开发公司产业发展部 董海渝

  依托紧邻机场优势 优化客运服务形式

  城市要发展,公共交通须先行。一年来,五分公司依托江北机场,不断调整运输服务结构,优化客运服务形式,发展重庆至武隆客运线路1条,新增班线和个性化运力17辆。适时将“两路-草坪”、“红旗河沟-统景”12个班线运力成功调整为农客线路,在干线客运退出后全力抢占区域农客市场。作为渝北区旅游运输的主要经营单位,五分公司按照“以运促游、以游兴运”的发展思路,公司自主开发了两江国际影视城一日游、磁器口一日游等市内臻品一日游产品,开通了重庆至黄水、重庆至桐梓等旅游直通车。

  今年,五分公司将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经营转型升级作为基本途径,转观念求创新,变思路促转型。按照“一巩固两发展”的思路,巩固班线客运阵地,突出发展网约客运和城配货运;落实“一加强两降低”的要求,以降耗为基调,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努力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抓住“优化客运结构、培育‘渝货行’品牌、落实空港新城汽车站建设用地”三个关键,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增强企业经营能力,提升企业发展品质。

  ——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分公司 谢斌

  政府多方帮助支持 企业发展必将更好

  自从OPPO(一期)去年正式投产后,渝北区相关部门、创新经济走廊公司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很多支持,为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今年疫情期间为例,创新经济走廊公司专门派驻复工复产指导员到公司,就公司复工复产涉及到的防控物资准备、复工复产材料备案等事宜进行详细指导,为公司早日恢复正常生产,抢回之前耽误的生产时间提供了大力支持。

  除了特殊时期予以支持,从来到这里上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渝北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服务特别细致,想得非常周到。比如,我们公司所在的创新经济走廊是一片新兴区域,公共交通体系不是很完善,一些没有私家车的员工上下班出行十分不便。今年年初,创新经济走廊公司积极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开通了两条定制公交,向南可直达新牌坊,向北可到空港新城,这对职工上下班出入园区提供了极大便利。另外,在创新经济走廊公司的协调下,OPPO厂区内部还开设了临时超市、美食街,方便员工就近就餐、购买生活用品等。

  ——OPPO客户接待部 刘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