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矢力攻坚让脱贫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第T09版: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南川战报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川 矢力攻坚让脱贫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问题补短板 对照标准强弱项
南川 矢力攻坚让脱贫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加强水源地管护,保证村民常年喝上“放心水” 摄/甘昊旻

    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摄/任前蔚

    医疗人员上门服务给贫困户进行体检 摄/甘昊旻

    峰岩乡9户贫困户集中式建房圆了“安居梦” 摄/甘昊旻

    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摄/任前蔚

  南川区坚持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战役、底线性任务、标志性指标,攻克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扎实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对标对表抓落实,逐户逐人逐项查漏补缺,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决胜在望。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从缺医少药到看病无忧,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如今,行走在南川大地,随处可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幅幅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教育扶贫斩穷根 满足上好学 照亮求学路

  “在家上网课一点没耽误学习进度,有政府的扶持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帮助,我一定不辜负他们,好好完成学业。”4月13日,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的贫困家庭高一学生兰兰(化名)正在用手机上服装专业课。

  17岁的兰兰家住南川区黎香湖镇西湖村8组,由于先天残疾,母亲生下她不久就离开了这个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曾经,为了上学,她需要拄着拐杖步行2个多小时山路去黎香湖中心校。得知这一情况,学校为她减免了生活费,2012年,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兰兰进行了免费手术,去年9月兰兰顺利进入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学习,免学费、住宿费、给予生活补贴……一系列助学保障稳稳地托起了兰兰的求学梦。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为让贫困家庭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深入推进教育扶贫,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南川从未停下脚步。

  紧盯“一个不漏”,南川精准落实教育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辍学失学;紧盯“一个不漏”,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建立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益;紧盯“均衡发展”,南川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内外兼修提升教育质量,保障每一个孩子均等享受优质教育。

  医疗保障脱困境 看病不用愁 小病不出乡

  “现在住院手续不用自己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又高,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才能把病治好。”4月2日,在南川区人民医院出院结算窗口,家住南川水江镇石茂村的57岁建卡贫困户彭德秀满是感激地说。

  3月23日,彭德秀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通过手术和住院治疗共计花费36477.42元,最后在经过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政策报销后,她仅自费3647.74元,看病负担大大减轻。这得益于南川区健康扶贫的精准实施,对贫困人口实行全面兜底保障。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南川区如何打好健康扶贫“组合拳”,力阻“病根”变“穷根”?

  围绕着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要求,南川区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了精准脱贫商业保险,并全方位构建“七重医疗保障”,全区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同时,采取集中、诊间、上门等签约方法,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建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此外,南川还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建设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等“五大中心”,并与34个乡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对接,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的问题,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模式。

  危房改造改贫貌 住上好房子 喜圆安居梦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走进南川区峰岩乡正阳村“康福苑”,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新房整齐排列,在绿树掩映下成为村里的靓丽一景。

  “我们住得和城里没差别,家里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我真是拎包入住哟!”看着眼前的新房,62岁的李云建乐得合不拢嘴。

  “按照D级危房改造政策,每户贫困户建房面积不能超过80平方米,获得3.5万元补助。如果全部按照分散建房方式改造,不少贫困户享受政策后还是搬不进新房。”南川区峰岩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峰岩乡探索出贫困户联合建房方式,建设每户40多平方米的单间配套,围成四合院,按照每平方米800元的建筑成本计算,去年6月让9户贫困户不用自己掏钱就圆了“安居梦”。

  如今,漫步南川,青山绿水间,整洁安全的新民居正扮靓乡村“颜值”,开启贫困群众的诗画田园幸福生活。

  “良好的农村居住环境,离不开住房安全这一基础,我们以精准脱贫为导向,抓分类推进促保障。”南川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南川开展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全面清查工作,再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户户见面鉴定核查。按照“分类推进、应保尽保”原则,通过修缮加固、拆除重建、购买安全住房等多种保障方式,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饮水安全保健康 喝上放心水 日子更甜美

  “现在吃水可方便啦!感谢党和政府,彻底解决了用水难,让我们喝上了优质安全的放心水。”4月10日,正是中午时分,家住南川水江镇山水村5组的建卡贫困户李付能正在厨房洗菜,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出来,他看在眼里甜在心头。

  由于山水村村民居住分散,村内无大型水利设施,导致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稍遇天干,村民便四处找水,挑来水喝。在昔日,用水难让山水村的村民苦不堪言。

  “为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去年4月我们启动了山水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饮水安全工程中,通过新建15口蓄水池,安装9870米入户管道,去年7月全面完成工程建设,解决了山水村106户366人(含贫困户8户26人)的饮水难题。

  “饮水池修好了,还需要进行管护,这样才能保证村民常年喝上‘放心水’。”南川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川区委托供水公司对全区村级水厂和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创新管护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村级水厂和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同时,组织召开了全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培训会,对各乡镇(街道)农服中心负责人、水利员进行培训,并为贫困户提供生态公益岗位,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后管护。

  “督”到薄弱点 “战”在关键处

  精准发力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

  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实好挂牌督战目标任务,3月26日,南川区下发了《南川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1+2”实施方案》。

  “过筛子”找问题,“对靶心”补短板。南川对全区剩余贫困人口较多,或在“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的东城街道黄淦村、金山镇院星村两个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聚焦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要求,重点督战“两不愁三保障”、劳动力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推进情况。

  “为协同推进挂牌督战落到实处,南川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牵头负责督战的贫困村,各帮扶部门推动落实督战工作,形成区、镇(街道)、村三级联动的督战体系。”南川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位部署、强力推进、精准指导下,通过实行台账管理,层层压实责任,逐村逐户对账销号,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同时,责任单位、责任人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定期抓好整改,对问题突出、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数说成效》》

  贫困对象

  截至2019年底,系统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27户47494人,未脱贫74户213人,全年实现脱贫883户2537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0.56%降至0.04%。

  义务教育

  全区无一学生因贫辍学失学,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6%。

  医疗保障

  贫困人口累计就医15078人次,健康扶贫医疗基金救助350万元,政府兜底725万元。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9.86%,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自付比18.10%,均在市级指标考核范围内。

  住房安全

  “两不愁三保障”系统内412户建卡贫困户和1479户三类人员农村危房改造全部完工。

  饮水安全

  全区累计建成农村饮水供水工程5586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累计落实资金2103.74万元,用于134处农村人饮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受益总人口12907户45374人(其中贫困户1501户5034人)。

  杨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