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企业再获两项税收优惠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全面采集楼盘信息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美国政要和医学专家批评特朗普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的决定雷神山医院休舱石柱 文旅融合开新景 全域旅游谱新篇
第025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工贸易企业再获两项税收优惠
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全面采集楼盘信息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
美国政要和医学专家批评特朗普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的决定
雷神山医院休舱
石柱 文旅融合开新景 全域旅游谱新篇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石柱 文旅融合开新景 全域旅游谱新篇

    大风堡十二花园姊妹峰

    巴盐古道背盐汉子实景演出

  山水为根,文化为魂。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秀美和灵气赋予石柱这一方康养胜地。

  Let’s go游乐世界夏季开园迎客;云中花都避暑旅游季盛大启幕;千野草场露营狂欢节欢乐来袭;中国重庆(石柱)第三届康养大会成功举办;万寿山景区成为新晋网红景点;湾底谭氏民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石柱县全域旅游发展快马加鞭,超千万游客纷至沓来,醉心于此,流连忘返。

  一年来,石柱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亲临石柱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力争找准文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聚焦“风情土家·康养石柱”价值定位,以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为目标,加快文旅融合步伐,聚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扶摇直上,风鹏正举。一场更具想象力的“诗和远方”正在石柱大地酝酿。

  深耕文旅资源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行走石柱,就是阅读一部气势恢宏、绚丽多姿、山水人文交相辉映的鸿篇巨著。

  这里山川秀美,七曜山、方斗山横亘全境,高山雄奇;千野草场辽远开阔,翠色欲滴;大风堡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绿浪翻滚;太阳湖波光摇曳,山林掩映……壮美与柔情在此交融。

  这里人文荟萃,是以军功封侯拜将并登陆中国正史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故里;是以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的发祥地,《秦良玉》京剧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成功首演,还有土家玩牛、摆手舞等民俗文化绽放无限魅力。

  这里康养怡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等“国字号”城市名片熠熠生辉。

  发展底气来自富集的文化旅游资源,石柱致力于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升级,做“加法”,更做“乘法”。

  “依托石柱丰富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区位优势,多元化深入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把石柱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唱响石柱文旅融合发展新歌。”石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构建全域全季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石柱统筹推进旅游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一山一水一景点”“一城一乡(镇)一景区”,在资源整合、共促建设过程中,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做强景区、做精景点、做优线路。

  对此,石柱围绕“六养”大力打造康养旅游业升级版,加速推进巾帼土司城、西沱古镇—水磨溪—石宝寨”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文旅项目,打造文旅爆点。围绕A级景区提质,全面优化产品、设施、服务供给,推出全域自驾旅游线路,以“产品建设、品牌建设、宣传营销”三个建设年为抓手,突出发展康养旅游、四季旅游。

  擦亮文旅品牌

  全力培育康养旅游新业态

  3月18日,万寿山景区被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石柱再添一张4A级旅游新名片。万寿山景区曾获评“重庆文旅新地标”“重庆最美历史文化古迹”,作为石柱文旅融合的典范,这里除了是极佳的避暑胜地,还集自然奇观、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于一体,自去年7月23日正式开园迎客以来,便一跃成为备受游客追捧的网红景点。

  “在清凉舒爽的环境中寻根万寿山,追寻男女石柱的爱情故事,缅怀秦良玉保家爱国情怀,去万寿古寨吃一桌土家宴、喝一碗摔碗酒、跳一曲摆手舞,真是好不惬意!”谈到在石柱洗涤身心的完美风情之旅,海南游客周悦直言不虚此行。

  当前,万寿山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集航空科普教育、休闲、露营、餐饮、直升机低空飞行于一体的航空露营基地,预计7月正式完工。同时,今年景区还将新建一条从三店高速服务区直达景区的索道,打造秦良玉拓展营地体验项目,进一步提升景区综合服务能力。

  “在大力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旅游品位的同时,我们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通过文化进景区项目、演艺进景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增强景区吸引力。”石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柱县文化旅游将紧紧围绕“风情土家·康养石柱”形象定位,以“康养”作为突破口,加大文旅康养产品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康养体系,全力培育康养旅游新业态。

  通过“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石柱持续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求变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把土家竹铃球搬上舞台、融入景区;深入各乡镇挖掘出火烧蛋等特色小吃和土家民俗文化;石柱土戏《红灯记》《四值功曹》和《秦良玉》恢复部分演出……石柱正着力把特色文化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转化成旅游发展的带动力、引领力、支撑力,助推康养旅游迈上新台阶。

  做好“文旅+”文章

  让美丽风景带来“美丽经济”

  每年炎炎夏日来临,石柱县1000余家“黄水人家”生意火爆,前来消夏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周末更是一房难求。

  在位于“大黄水”旅游片区的鱼池镇团结村,游客到佛莲洞景区游览一番后,就走进“梅园农家乐”就餐和住宿,老板李传生忙得不亦乐乎。“客人们走的时候还要购买干笋子、蕨菜、土鸡、老腊肉等农产品,连过去一文不值的南瓜叶都能卖成钱。”李传生笑逐言开地说道。

  2016年,还是贫困户的李传生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办起了农家乐,成为“黄水人家”鱼池分社会员,并获得5万元左右的政策补贴,开业后的3个月时间,农家乐营业收入突破5万元,李传生一举甩掉了“贫困帽”,脱贫后的李传生把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已升级成为“黄水人家”鱼池分社的监事长,一家人生活正朝着小康迈进。

  背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在石柱,“黄水人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已发展会员1120家。

  擦亮良好生态“美丽底色”,秀出绿水青山“天生丽质”,石柱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着力发展“美丽经济”,放大“美丽效应”,催生了文旅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让全域旅游全面开花。

  如今,石柱正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及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抢抓市委、市政府“一区两群”发展机遇,围绕“1+4+3+N”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农旅、商旅、城旅、体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石柱文旅产业提质转型、融合升级。

  刘玉珮 蓝倩 图片由石柱县文旅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