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寿城区 |
 |
重钢钢材销量创新高 |
 |
F11高性能玻纤智造生产线点火仪式 |
 |
小康汽车 |
 |
长寿经开区 |
 |
长寿交通四通八达 |
 |
长芯IOT集成电路封装试生产 |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4.2亿元,同比增长14.4%。工业增加值增速12.9%,连续12个月保持全市第一!
完成工业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排名考核区第三!
新升规工业企业33家,升规企业数量居全市前三!
……
2019年,在国际贸易争端加剧、全球经济下行的不利环境下,长寿区以这样一串亮眼的数字,演绎了“这边风景独好”。
一年来,长寿用硬碰硬的“铁担当”,兑现实打实的“军令状”。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双引擎强力驱动,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入54亿元实施64个智能化技改项目
传统产业多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钢材销量650.74万吨,创历年最高水平——刚刚过去的2019年,饱受关注的重庆钢铁,取得这样一份喜人的成绩单。
成绩来之不易。要知道,去年整个钢铁行业,普遍面临钢材价格下滑,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
重重挑战下,这家位于长寿区的钢铁企业,不仅实现历史最高水平的销量,质量效益水平也大幅提升——主营业务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3.5%,资产负债率28.1%,同比下降3.09个百分点。
量、质同步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源自转型升级后企业经营能力、水平的提升——2019年,重庆钢铁在钢材生产中通过实施满产满销、推进成本削减规划等,保障了生产稳定运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像重庆钢铁一样的企业,在长寿还有很多。
电动汽车最大的短板在于续航能力,时常让驾驶者陷入“里程焦虑”。
不过,小康汽车位于长寿区的工厂所开发的增程器,几乎一劳永逸地化解了这一行业性难题——当电池有电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当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启动,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又停止工作。小康,也由此成为国内第一家搭载增程器的量产车企。
最新的消息是,搭载了增程器的小康新电动汽车SERES SF5,即将量产——下个月,这款车将下线200辆,以后逐月产量翻倍。
SERES SF5新车型问世的背后,是大数据智能化对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在这家工厂,全自动机器人冷测试机集成了10余项智能制造先进技术,能对三漏、间隙、振动、传感器等9大类近1000项发动机故障进行准确识别判断,故障判断准确率高达100%。
2019年,长寿区投入54亿元实施64个智能化技改项目。一大批企业和小康汽车一样,从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中获益。受此带动,当年,长寿工业新产品研发成效显著,开发新产品31个,EVOH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我们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充分整合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成果,通过‘互联网+建设’‘互联网+管理’等形式,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企业智能化改造,不断引进和建设智能化项目,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工业’,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长寿区经信委负责人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2.5亿元
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长寿即将建成全国最大的丙烯酸类树脂生产基地!
4月中旬,来自长寿区经信委的消息称,今年,位于该区的奕翔高性能树脂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丙烯酸类树脂45万吨的产能,按照每吨1万元的保守价格估算,该项目将为长寿新增工业产值近5亿元。
据悉,丙烯酸类树脂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以前,国内下游厂商主要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这种新型材料,不仅价格贵,且供货没有保障。奕翔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取代进口。项目全面达产后,丙烯酸类树脂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在长寿,像奕翔高性能树脂这样的新项目、新产品,可谓层出不穷。
2019年,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长寿培育新兴产业,狠抓立新蓄能,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恩瑞芯片、长芯半导体IC封装等1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产达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2.5亿元;国际复合建成国内最大高模量玻纤材料生产线;沃特新材料等项目补齐新材料产业链条关键性“断点”,带动上下游产值增长10%。
与此同时,长寿区依托恩瑞半导体、秀博瑞殷和鸿淋科技等重点企业,突出发展芯片封装、数据中心、终端显示、电子线束4个电子信息分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与西部地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和智能终端共生发展的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目前,普力晟聚苯硫醚纤维等16个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世界村草铵膦、云晟双活数据中心、贝利新材料等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
此外,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新增6000万平方米生产线的开工,新能源电池电芯、溶剂、电芯回收等项目的落地,标志着长寿新能源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不仅如此,150万台智能手机项目以及芯片测试、封装及产品组装生产线项目落地,也标志着长寿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取得突破。
以改革“舒筋活络”,以创新“聚势赋能”
五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3月27日,国际复合材料F11高性能玻纤智造生产线成功点火。年产11万吨高模量玻纤,重庆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模量玻纤材料生产基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再次刷新长寿工业项目建设新速度。
高效率,源自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自我革命”——长寿经开区率先实施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区级相关部门派驻首席代表进驻,以授权委托方式开展入驻企业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工作,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效率较改革前提升2/3。
国际复合材料智造生产线,即为试点告知承诺项目,长寿经开区仅用了30个工作日就办理完成了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手续。2019年,10余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跑出项目建设“长寿速度”。
类似的改革创新,还有很多。
2019年,长寿项目化、清单化推动50项改革任务,工商业用气、用电价格实现双降,单一制用电售价和输配电价降幅10%,节约电费1.8亿元。
如果说改革为长寿经济高质量发展“舒筋活络”,创新带来的贡献,则是“聚势赋能”。
2019年,长寿出台鼓励科技创新27条政策,引进和培育研发机构69个,开发新产品31个,新产品产值达50亿元;全社会R&D经费支出1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新授权专利82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1.8件、增长57%;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408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高成长性企业27家、市级研发机构40家,国家科技成果登记126件。
延长产业链,补链成群,是长寿高质量发展的另一秘诀。
依托于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家居五大产业集群和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长寿区冶金及金属下延产业链企业达到44户,装备制造企业50户,化工新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达到75户,电子基材、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光通讯材料企业达到23户,智能家居企业达到46户,2019年五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2.7%。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长寿将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面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长寿区负责人表示。
王静 刘廷 图片由长寿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