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贫困人口初步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专人代购代销 让村民抗疫增收两不误扶贫车间生产忙开州销售春橙10.6万吨守望相助,共同构筑社区“防疫墙”
第007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贫困人口初步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
专人代购代销 让村民抗疫增收两不误
扶贫车间生产忙
开州销售春橙10.6万吨
守望相助,共同构筑社区“防疫墙”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巫山双龙镇金花村组建抗疫服务队
专人代购代销 让村民抗疫增收两不误

本报记者 左黎韵

    王绪亮(右)正在指导村民管护脆李。(受访者供图)

  “沈妹子,这几天网上下单的人多吗?”3月20日,巫山双龙镇金花村,村支书王绪亮又来到村级电商服务站。电商合伙人沈启香此时正忙着打包货品,小小的仓库里堆满了红苕粉、高山洋芋等特色农产品。

  “全国物流恢复正常,现在每天都有上千元订单,村民寄卖的农特产品基本不愁销。”沈启香停下手里的活儿说。

  自疫情发生以来,金花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就从没“打烊”,村里成立了抗疫服务队,通过电商平台,帮村民代购农用物资、代卖农特产品,使抗疫增收两不误。

  电商代购农资保生产

  巫山双龙镇是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金花村又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这几年,靠着发展脆李、金秋梨等特色产业,村民们陆续摘掉了贫困帽。然而,疫情的到来却给巩固脱贫成果出了道难题。

  3月正是脆李春季管护的关键时期,可镇里取消了赶场,果农们需要的肥料、农药等农资物品难以购买。怎么办?王绪亮与村干部商量,决定由村里党员干部带头,组建抗疫服务队,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所需。

  作为村里的电商合伙人,沈启香一家四口都加入了抗疫服务队。“村民们有啥需要就打个电话,我们在网上购买后,再送货上门。”

  “多亏沈妹子帮忙代购,今年才没有耽误农时。”贫困户罗良洪种了4亩脆李,疫情期间,他向沈启香订购了1000多元的肥料、种子,除了给脆李追施春肥外,还在李树下套种上土豆、豌豆等蔬菜。“今年是李树第二次结果,只要管护到位,这4亩地至少能结个万把斤。”罗良洪对夏季丰产充满了信心。

  在金花村,通过电商尝到增收甜头的农户还有许多,仅三月份,沈启香就帮村民们代购了近万元的农资物品及生活日常用品。

  代销农产品让村民增收有保障

  “除了代购物品,我们还动员村民们将自家农特产品放在电商服务站寄卖,让村民在疫情期间能多一笔收入。”王绪亮告诉记者。

  疫情期间,王绪亮入户排查时得知贫困户罗世凤家中500公斤土豆滞销,正急得团团转。

  金花村地处高山,生长的高山洋芋个头不大,当地人称其为米大洋芋。“米大洋芋粉糯爽口,深受城里人喜欢。”王绪亮和沈启香两人一合计,在电商网站上发布了米大洋芋的销售信息,还配上了图文说明,让顾客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金花村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短短1个月,罗世凤家滞销的土豆便被网友抢购一空。

  借着这波热度,沈启香又陆续上架了苕粉、洋芋果果等农特产品。“疫情期间,人们都宅在家中,反而给电商带来了商机。”沈启香告诉记者,这两个月,她网点的销售额就有4000余元。

  “云”赏花为乡村旅游铺路

  “李花开了,恰似白雪,美不胜收。”几天前,抗疫服务队的成员在朋友圈里“晒”出金花村李花盛开的照片后,立刻引得好友点赞、转发。

  “除了发布朋友圈,我们还将拍摄的照片、视频投递到巫山网、双龙政府等官方平台,希望多渠道宣传村里的乡村旅游。”王绪亮说。

  许多网友看到金花村李花齐放的美景后,纷纷点赞,相约疫情过后,一定要到金花村来赏花。网友的好评让村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也日渐高涨。

  据了解,在金花村,有意愿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就有20余户。“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只要名声打响了,村里就不愁没客人。”王绪亮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