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江津必将大有可为,必然大有所为,必须大有作为!”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重大责任、重大使命,也给江津提供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舞台”。
突出重点:打造“一节点”“一示范区”“一中心”
江津将如何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毛平表示,他们已围绕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初步确定重点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等“一节点”“一示范区”“一中心”。
江津综保区是我市第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紧邻设计年吞吐量2000万吨的珞璜港、设计年运能2000万吨以上的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具有“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另外还背靠江津双福新区、珞璜工业园、德感工业园、白沙工业园等4个工业园,以及双福国际农贸城、和润汽摩城等4个大型专业市场。
2019年,江津综保区引进绿地商贸等项目42个,实现进出口总额106.8亿元;四大专业市场集群实现商品流通额650亿元,其中双福农贸城东盟进口水果交易量占全市的83%,日均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
今年1月,江津出台《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吹响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仅今年一季度,江津就签约23个消费品工业项目,合同投资总额128.8亿元。
日前,江津工业园继2010年获授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后,再次获授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粮油加工)”。下一步,江津将全力打造“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塑造“江津味道”“江津工艺”“江津品味”等消费品工业符号,力争在未来3年时间里,重点培育2-3个百亿级龙头企业,10个左右十亿级带动性企业,形成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把消费品工业打造成为江津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明确思路:融入主城区,联结渝川黔
江津明确提出,将按照“坚持一体化,融入主城区,联结渝川黔,打造新支点”的思路和方向,主动接轨、全面融入、一体发展,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江津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对自身发展思路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津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成渝铁路、渝黔铁路和位处渝川黔结合部的独特区位,一直是渝川黔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与经济中心城市。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60个车站中就有8个在江津辖区内。
目前,江津在融入主城区方面,正加快推进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和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公交化改造工程建设;在联结渝川黔方面,已启动实施渝昆高铁、合璧津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项目,正谋划实施渝贵高铁、渝泸北线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
下一步,江津将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水公铁”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多向多式互联互通,增强江津物流枢纽、开放口岸等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能力。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既要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也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程志毅表示,江津融入主城区,可使江津获得更好市场配置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联结渝川黔则可更好发挥江津传递辐射作用,带动渝川黔毗邻地区发展。
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面对发展思路的再次重大调整,江津必将奋力再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