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006版:公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20年3月19日

  2019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符合预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3605.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551.4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496.84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57.51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6∶40.2∶53.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699.61亿元,增长6.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2.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828元,比上年增长5.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8035元/人,比上年增长6.5%。

  全市常住人口3124.32万人,比上年增加22.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86.9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4.02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82.0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率为7.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1‰。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71,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22。

  表1 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16万人,比上年下降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比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的较低水平。

  全市农民工总量758.6万人,比上年下降1.0%。其中,外出农民工541.9万人,下降2.2%;本地农民工216.7万人,增长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2.1%。

  表2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74.68万户,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内资企业84.83万户,外资企业0.66万户,个体工商户185.5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64万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80.1%,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6.2%,提高14.2个百分点。全年交通、水利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14.5%。

  新动能产业加快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0%和19.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16.0%、7.9%、10.3%和7.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0%,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9.0%。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5%,高出非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8.6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9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5万人;贫困发生率0.12%,比上年下降0.58个百分点。全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8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1042.23亿元,增长5.5%;畜牧业345.87亿元,下降5.7%;林业82.02亿元,增长10.8%;渔业81.30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29.74亿元,增长8.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98.9万亩,比上年下降0.9%。粮食综合单产358.5公斤/亩,增长0.5%。

  全年粮食总产量1075.2万吨,比上年减产0.4%。其中,夏粮产量120.2万吨,减产1.6%;秋粮产量955.0万吨,减产0.2%。全年谷物产量750.6万吨,减产0.4%。其中,稻谷产量487.0万吨,与上年持平;小麦产量6.9万吨,减产15.2%;玉米产量249.5万吨,减产0.7%。全年猪肉产量112.07万吨,下降15.2%。生猪出栏1480.42万头,下降15.8%。年末生猪存栏921.62万头,下降21.0%。

  表3 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665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8%,股份制企业增长8.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4%,私营企业增长8.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6%,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1%,摩托车产业增长2.4%,电子产业增长14.3%,装备产业增长6.8%,化工产业增长3.1%,医药产业增长7.1%,材料产业增长14.7%,消费品产业增长6.1%,能源工业增长5.3%。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

  表4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4.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39.2%,集体企业下降14.3%,股份制企业下降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2.0%,私营企业增长4.5%。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0%,制造业下降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8222.96亿元,增长5.2%。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9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7.14亿元,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01.98亿元,增长7.5%;金融业增加值2087.95亿元,增长8.0%;房地产业增加值1473.04亿元,增长2.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325.34亿元,增长6.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7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1.28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610.54亿吨公里。全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17126.77万吨,增长9.0%。空港货物吞吐量41.40万吨,增长7.8%。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49.33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24.21万标准箱,增长15.4%。

  表5 2019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6.36亿人次,比上年下降0.1%。旅客运输周转量967.74亿人公里,增长6.9%。空港旅客吞吐量4643.63万人次,增长8.3%。

  表6 2019年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653.9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03.20万辆,增长11.0%。民用轿车拥有量236.01万辆,增长11.1%。其中私人轿车215.24万辆,增长10.6%。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459.36万件,包裹业务22.31万件,快递业务5.53亿件,快递业务收入70.45亿元。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601.49亿元,增长68.8%。电信业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613万户。全市电话用户4282.9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678.8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18.60部/百人。互联网用户4389.05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3016.64万户,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1372.41万户;手机上网用户3012.26万户,增长5.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7.7%;餐饮收入额增长13.6%。

  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4.4%,饮料类和烟酒类增长11.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4%,化妆品类增长7.7%,金银珠宝类增长5.1%,日用品类增长13.0%,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6.3%,中西药品类增长7.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0%,家具类增长30.1%,通讯器材类增长16.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8%,汽车类增长0.6%。

  从零售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网上商店增长14.0%、邮购下降3.4%、电话购物增长35.0%;在有店铺零售企业中,百货店下降2.0%,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长12.3%,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和厂家直销中心增长6.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7%。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0.7%;民间投资增长3.3%。

  表7 2019年按产业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住宅投资3246.77亿元,增长7.8%;办公楼投资112.85亿元,增长7.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29.48亿元,下降6.2%。

  全年全市城市棚户区改造5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3.9万户。

  表8 2019年商品房建设与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233公里。公路路网密度211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2394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328.5公里,日均客运量285.40万人次。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79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出口3712.92亿元,增长9.4%;进口2079.86亿元,增长13.8%。按美元计算,货物进出口83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出口537.99亿美元,增长4.8%;进口301.65亿美元,增长9.0%。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地区)是欧盟、美国和德国,分别出口949.01亿元、926.57亿元和391.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下降7.1%、增长1.2%。货物进口前三位国家(地区)为东盟、韩国和台湾省,分别进口697.21亿元、308.41亿元和299.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1%、下降0.9%、增长40.8%。

  表9 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23个,比上年下降3.9%。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3.10亿美元,增长0.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3.65亿美元,下降27.2%。截至年底,累计有29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6.6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9.4%;实现工程营业额10.06亿美元,下降2.0%。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智能制造、商贸物流、新兴金融、医疗健康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助推区内外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13345户,注册资本总额2155.37亿元。其中,新增注册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156户,注册资本3.3亿美元。重庆自贸试验区引进项目980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2551.42亿元,覆盖大数据、大交通、大健康、总部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农业农村、扶贫、环保等领域。截至年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先后落户重庆自贸试验区。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4.9亿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税收收入1541.2亿元,下降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6.8%。

  金融机构资产规模6.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483.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7953.11亿元,增长6.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7105.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6233.20亿元,增长15.3%。

  表10 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营业部205家,证券分公司42家。境内上市公司54家,总股本805.30亿股,股票总市值6277.94亿元。全年全市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累计融资2197.74亿元。

  全市共有保险法人机构5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56家。保费总收入916.46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20.22亿元;人寿保险收入506.49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89.74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278.9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15.95亿元;人寿保险赔付83.09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79.95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3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3元,增长9.8%。按全体常住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50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5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460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6586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5941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74元,比上年增长7.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85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12元,增长9.5%。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1.2%,农村为34.9%。

  表11 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27.72万人,比上年增长7.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62.68万人,增长3.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0.63万人,增长6.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51.44万人,下降1.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61.67万人,增长14.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66.95万人,增长6.2%;享受生育保险待遇29.35万人次,增长9.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4.95万人,增长5.1%。

  年末全市共有28.1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8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8.61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9.87万人。全年资助164.74万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40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754元/月,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404元/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204元/月。

  (下转7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