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力量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准推进抓防疫促生产培育大国工匠要破除“三困”
第009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复工复产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力量
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准推进抓防疫促生产
培育大国工匠要破除“三困”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观察

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力量

徐茂华 宋玉婷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科学决策和及时施策,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显著成效。我们党能带领人民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敢于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力量。

  坚定必胜的信心。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泱泱华夏,巍巍九州,5000年中华文明长河悠悠流淌,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必胜的信心源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源于国家实力,源于民心所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疫情防控的主体,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力量。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党组织迅速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向人民群众深入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生动讲述一线人员的感人事迹,火神山、雷神山和多个方舱医院的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疫情防控取得的明显成效,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也让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综合国力的强力支撑、有中国精神的巨大激励,一定能战胜疫情、打赢这场特殊的战争。

  弘扬同舟共济的精神。同舟共济、携手齐心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的精神力量。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有关部委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救援物资,拨付专项经费,派出工作组驰赴灾区;白衣天使驰援湖北,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社会各界纷纷捐善款、供蔬菜、运米面、维秩序、保安宁等,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众多“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奋勇向前,用脚步和行动践行着中国人民的大爱无疆,用生命和汗水浇灌出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党政军警民协力同心,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共克时艰,彰显了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诠释了众志成城、扶危济困的崇高精神。

  坚持科学防控的方法。科学防控,既要有科学的认知,更要有科学的方法,方法越科学,防控就会越有力有效。任何事物运动发展都有规律可循,疫情也不例外,其发生、发展和防控都有内在的规律性,掌握了疫情的特点和规律,就掌握了科学防控的主动权。病毒的识别与分离、病例的诊断与治疗、疫苗和药物的研制,一线人员的调度,物资的分配,甚至普通民众的日常防护工作等都与科学分不开,要把科学精神贯穿到抗击疫情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科学论证病毒来源、传播机理和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加强相关数据和病例资料共享,加强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及时研究和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让人们更加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分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