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员工在北碚区蔡家智慧新城的颜宏齿轮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忙碌。摄/秦廷富 |
 |
市级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嘉陵江蔡家大桥加快建设。摄/秦廷富 |
 |
在缙云山黛湖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作业。摄/秦廷富 |
 |
市民到北碚博物馆参观。摄/秦廷富 |
 |
北碚区水土街道九龙社区相关负责人在巡查已营业门店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摄/秦廷富 |
北碚作为目前主城区唯一的防控低风险区,在保持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确诊”的同时,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在有序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我们把防控工作做得更精准,复工复产追求高效率。”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截至3月6日,北碚区已全面复工复产的规上工业企业,逐步走上正常生产的轨道,3月2日工业企业的用电总量,已达到去年12月日平均量的97%;全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已复工143项,复工率85.9%。其中,22项市级重点项目实现100%复工;全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已全面复业;“文图博美”四馆和缙云山等景区有序恢复,公交已恢复正常化……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
疫情防控 低风险下仍坚持高精准
北碚虽然是新冠肺炎“零确诊”,也是低风险区。但是,北碚区委、区政府非常清醒:低风险不是零风险。而且,随着复工复产乃至随后的复学,北碚在防控上仍然不能松劲,必须更加精准有效。
在北碚,由于复工复产迅速,外来务工人员加快返回;西南大学有7万余名师生将在复学后返回;缙云山等景区有序恢复接待游客后,外来游客增多。因此,外防输入的压力仍然很大。
面对仍然复杂的防控压力,北碚区在疫情防控上,采取以“外防输入”为重点的防控策略,做到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居民小区、散居楼院、自然村落等,继续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报告和体温检测,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来北碚返北碚人员的信息管理,并按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扎实开展精准排查、延伸排查、滚动排查,使防控更加精准、更为有效。
北碚区未雨绸缪,与西南大学建立起交叉互任指挥长的联防联控机制。日前,该区与学校共同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专题研究西南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以防输入、防聚集为重点,全面、精准、动态掌握师生信息。做好开学准备,不断完善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备足疫情防控物资,开展应急防控演练,加强区校协调联动,做实做细师生返校防控的分类管理工作等具体防控措施。
西南大学与所在街道加强联防联控提前做好返校师生的摸排工作,严格落实返回后的居家隔离等措施。
对企业复工复产,商贸服务业复工后的防控,北碚区也采取了更为精准的措施。
北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月12日就从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区疾控中心里抽调防控人员和执法人员,组成6个现场指导组,负责区内重点企业和各街镇企业复工复产的卫生指导。全区17个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也各抽调人员,组成17个现场指导小组,负责各自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卫生指导。同时,区里还制定了企业复工复产防控工作方案和操作手册,使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疫情防控,精准有力、有效。
企业复工复产的防控,除厂区内的防控外,还有一个战场——企业务工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公租房小区等区域。
北碚区蔡家岗街道有2个公租房小区,共住有2.8万户,且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留守在公租房小区内仅有15%。复工复产后,目前已有80%的住户返回。
“这返回来的数万人,是我们当前防控的重点。”蔡家岗街道负责人介绍,在防控上,坚持守牢小区和居家隔离两道防线。在小区这道防线上,实行了严格的出入凭身份卡等制度,严控居家隔离的人员外出;在居家隔离上,采取了“人防+技防”措施,同时,为居家隔离户做好必备的生活物资服务,确保居家隔离人员不出门。
与此同时,北碚区对复工复产企业员工的防控,还通过建立“三区三联”工作机制,实行社区、园区、企业联动联防联控、人员信息共享,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专车接送服务,做到住地和单位“两点一线”,实现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余时间的接续管理服务,形成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闭环”。
在外防输入上,北碚区全区都采取了这样高标准的精准防控措施。
秩序恢复 安全有序扎实有效
在降为低风险区后,北碚立即采取了安全有序的措施,使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扎实有效。
目前,北碚区已取消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备案+承诺”制,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事中事后监管。开始全面恢复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城市公园、广场、游园绿地等的正常秩序。
在全面恢复中,北碚区首先打通了交通堵点,撤销了所有卡点。目前,全区的公共交通已经全面恢复正常。
商贸服务业的恢复营业,是全面恢复生活秩序的基础和重点。就是在防控最紧张的时段,北碚也采取了线上服务等方式,保障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物资需要。
北碚的重庆忠鸥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在区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一直坚持线上业务。今年1—2月,其实现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3%。北碚一斗火锅自春节以来,就进行火锅外卖,目前外卖的订单近4000单,实现营业额近100万元。
“到3月5日为止,全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已全部复工,全区102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已恢复营业90余家,复工率达90%,全区的个体工商户已恢复营业7800多家。”北碚区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旅游业方面,北碚区也在保证防控到位、不产生聚集性人流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地逐步复工复产。2月22日,全区的“文图博美”四馆预约免费开放,2月24日,缙云山4A级景区采取预约限流的方式开放;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龙凤3号文创园等,已经复工。截至3月5日,全区已有11家规模以上涉文企业、40余家文旅行业企业复工。
在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北碚区坚持了安全、有序、扎实、有效,并针对不同行业面临的困难,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措施。
在市场监管领域,北碚区始终禁止市场上活禽宰杀和交易;为支持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复工复产后职工就餐安全,及时对相关食堂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指导,并协调4家集体用餐单位为60余家企业提供配餐服务,日均保障1万余人次用餐;为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复工复业后做好防控工作,区里还投放30万只口罩,分发给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对文旅等容易造成人流聚集的复工复产,北碚区文旅委针对不同业态,组建起6个复工开放指导小组,制定出具有个性操作措施的复工开放指南,指导文化旅游体育相关单位和企业,分类分批,有序复工开放。
在扎实有效的措施下,北碚区正有序、安全、全面地推动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复工复产 高效率抢时间抢进度补损失
随着北碚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北碚区委、区政府2月6日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提前分类分批有序组织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作出全面部署;2月10日,北碚区的企业就开始有序复工复产。
到2月下旬,北碚区的251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其余的企业也实现有序复工复产。到3月5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员工返岗率达到80.1%;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复工了292家。
“我们不仅在加快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复工复产,同时高效率的抢时间、抢进度、夺回前段时间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北碚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高效率抢时间抢进度补损失中,北碚区先后出台了扶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企业复工复产12条”“惠企16条”“金融政策支持11条”“企业用工7条”等政策措施。北碚区的10多家金融机构,还共同建立“金融超市”,首期推出26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特色金融产品,释放出政策红利,促进了企业的有效复工复产。
重庆正川医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目前,我们企业的订单源源不断,为完成这些订单,企业不仅全员生产,还加班加点。”公司董事长邓勇说。
北碚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因疫情影响,全区工业企业1—2月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天生产时间。但是复工后便开始抢时间、抢进度,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在高效率抢时间抢进度补损失中,北碚区注重以龙头带动,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复工复产。
重庆神驰机电公司是北碚一家制造业龙头企业,上下游连接有200多家企业。复工后,这家企业就遇到了材料和配套件不足等困难。
“在帮助这一产业链条高效率地复工复产中,我们不仅帮龙头解决原料等问题,还同步帮助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北碚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这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已经复工,整个产业链条活了起来。
总建筑面积达285189平方米的保利茵梦湖建设项目,是北碚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这个于2月26日就复工的项目,到岗的建筑工人已有400余人,已达到正常施工水平。
兼善中学蔡家校区(二期)项目,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2月24日复工,目前建筑工人的返岗率已达95%。该项目负责人说,整个项目在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双保证的前提下,正在加快进度,确保今年9月前完成建设并投用。
“由于前期综合摸排到位,再加上量身定制工作方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的109个建筑工地目前已全部复工。”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区委组织部在全区选派了21名党员干部作为服务专员,对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工程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设立了9个复工指导小组,主动上门服务,协助项目业主规范细化防控措施,协调解决防疫物资缺乏、原材料来源不足等实际困难,确保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有序开展。
在多数企业和重点建设项日都已复工复产的基础上,北碚区不断地以扎实的措施,推动复工复产高效率地抢回时间和进度,力争尽快补回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
王彩艳 肖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