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后,她又回到重症病区“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有干劲!”五朵“小花”绽放孝感全市已有37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安安”出院了
第003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天后,她又回到重症病区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有干劲!”
五朵“小花”绽放孝感
全市已有37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安安”出院了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击一线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有干劲!”
——重庆两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
重报集团武汉报道组记者 李星婷

    重庆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记者 李星婷 摄

  他们

  重庆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现整合成为一支队伍,共318人

  来自市急救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及长寿、大足、垫江、璧山等地25家单位

  本来只安排接管医院的两个病区,但他们主动申请承担了ICU病区的任务

  他们身着“战袍”,勇敢逆行

  他们医者仁心,世间大爱

  2月26日,重庆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两批队伍共318名队员,首批进入医院工作的有50余名队员,接管该院的第14、15病区和ICU病区。“为抗击新冠肺炎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每位队员的心声。

  首批50多名医护人员上岗

  26日早上7点,武汉下着蒙蒙细雨。部分重庆市第十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一早就从位于江岸区的驻地出发,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

  重庆市第十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于本月21日抵达武汉,与本月19日到武汉的重庆市第十二批医疗队整合成为一支队伍,共318人。队伍由来自市急救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及长寿、大足、垫江、璧山等地25家单位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呼吸科、重症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的成员,统一调度。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门口,整合后的医疗队队长、大足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勇作了简短的动员发言。50多名身着红色“战袍”的医护人员举手宣誓后进入病区。

  “心里非常激动。终于上战场了!”来自长寿区的医生郑兆斌是湖北荆门人,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已经在长寿工作16年,“我请战了3次,终于来了!湖北是我的家乡,我有义务回来工作。”

  团队实力强 主动承接ICU病区

  “全队有75名医生,其余为护士等。”陈勇介绍,队员的排班,主要按照医生的工作经验、专业搭配等原则分组,“经验丰富的医生带年轻一点的;专业以重症、呼吸、感染等科室为主,尽量原来在同一个医院的队员分在同一组工作。”

  首批上岗的是专业对口、工作经验丰富的队员。如ICU重症监护室,有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亚林、大足区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黄彪,护理团队有长寿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付显芬等。

  “本来武汉市中心医院安排我们只接管2个病区,我们主动申请承担了ICU病区的任务。”陈勇说,团队大多数成员来自三甲医院,有10多名重症科医生、10名呼吸科医生,3名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有承接ICU的实力。

  是一次挑战 需要更加努力

  梁平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长胡丹就是首批进入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她早上进医院,下午出医院快4点了。

  “第一天主要是本院医生带我们熟悉病区、工作流程,交代病人情况等。”胡丹所工作的病区是14病区,总共安排有50个护士轮班,“原本排的6小时一班,但考虑到穿脱防护服、消毒等很花时间,后来改成4个小时一班。”

  护士团队分主班、办公班、消毒班等。“每张病床上都有病人的二维码信息,扫一扫就知道病人的基本情况。偏瘫、大小便不能自理的病人需要特别关注。”在耳鼻喉科工作的胡丹之前没进过隔离病房,“做好防护就可以,没有什么特别担心的。”

  32岁的黄彪已有10年重症科室的工作经验。26日,他和同事轮完班后,还一直在医院学习相关治疗案例到下午5点。“这次战‘疫’是一次挑战,需要更加努力。”黄彪说,身为重症科医生,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有干劲,自己要为抗击新冠肺炎出一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