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疫情 保生产 恵民生
第008版:众志成城 全力战疫·供销合作社在行动
上一版   
控疫情 保生产 恵民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供销合作社
控疫情 保生产 恵民生

    佰年供销智慧农贸市场模范村店内,工作人员对蔬菜的产品质量和防疫措施进行检查。

    供销系统工作人员正在仓库检查应急物资。

    在偏远山区,农户都能及时获得春耕所需的生产资料。

  在重庆有这样一支特殊团队——他们不惧疫情威胁,赴各地采购急需品;下乡村排查疫情,依托基层体系,挨门挨户宣传防疫要点;在田间地头与农户一道抢农时、保春耕,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和各种农副产品供应;积极保障生产生活供应,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稳、抓得牢……

  这支特殊团队,就是市供销合作社。

  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全市供销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立足自身工作特点,一方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不断持续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影响。

  狠抓联防联控 筑牢应急保障线

  “这超市里面的东西多,价格也和平时一样。只是现在买菜,必须戴好口罩才准进来了,挺好的。这也是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呢,大家伙儿都能理解。”在黔江区蓬东乡麻田村综合服务社,当地村民孙明霞说。

  这处服务社,是黔江区供销合作社在麻田村设立的为农服务中心。疫情期间,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生产生活物资保供不涨价,让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也是宣传员,村民们到了店里,就提醒他们出门要戴好口罩,干农活儿尽量不扎堆。空闲时待在家里,不出门不串门。”麻田村综合服务社负责人肖红全在门口立起一张手绘的彩色宣传板,向农户们介绍着最新的防疫知识与春耕小百科。

  不仅仅是在麻田村,依托全市4800多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服务社工作人员还自制各种宣传品,向购物的村民宣传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等疫情防控知识,让他们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据介绍,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供销合作社立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从上到下,迅速展开疫情防控有关工作。

  1月24日,市供销合作社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防控工作。

  1月28日,重庆农资集团接到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企业的消毒喷雾器需求,立即组织货源,安排配送,在最短时间内无偿捐助2023台16B型手摇式喷雾器。

  1月29日,市供销合作社所属8个农贸市场全部安排人员进行消毒杀菌,不留卫生死角,保障疫情期间群众安全采购物资。

  目前,重庆供销系统各下属企业应急保供物资充足,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也相继实施。

  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棉麻集团已储备棉被1万余床、棉大衣4000余件,配齐人员车辆,24小时待命;农信集团推行疫情期间保续贷、免罚息、减利息、宽容忍、增投放等多项措施,确定续贷金额2013万元,累计减免罚息14万余元;农产品集团智慧农贸市场随时对市场商户、进出顾客进行体温检测……

  在各个区县,与新冠病毒的较量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

  长寿区供销社采购口罩70000只、喷雾器1500余台支援战“疫”前线;

  大渡口区供销社对区内9家保供应急超市、9家农贸市场及商业街进行预防性消毒;

  璧山区供销社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入户消毒,坚决禁止野生动物交易。

  不误春耕黄金时 确保农资供应足

  “老刘,你预定的1吨化肥已经送到了,记得清点一下,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电话联系。”2月6日一大早,南川区供销社城区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把南城街道万隆社区蔬菜大户刘小波预定的农资产品送到了蔬菜基地旁,双方没有见面就完成了一次配送。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时节,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的准备是最关键工作之一,但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缘故,交通不便,农资产品的采购成为不少种植大户头痛的事情。

  如果处理不好,这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生计问题与农村稳定。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春耕农资供应,依托自身的流通渠道优势,市供销合作社推出了智慧服务项目——线上直接采购,免费送货上门。

  “以前,为了资金流动和不占库存,许多种植大户都是在春耕开始后才会到城区配送中心直接购买农资产品,多的时候有几十上百人聚集。”南川区供销社下属民丰农资公司经理韦泽理说,今年,为了避免人群聚集,种植大户不必到城区配送中心来拉货,而是直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业务经理进行购买,一般情况下两天时间内就能够配送到位。

  “早储备,强配送,确保在疫情防控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和春耕季节农资需求量激增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补足。”市农资集团总经理甘云杰介绍,按照农时来看,我市农民备肥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该集团已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对各个仓储物流中心物资尤其是春耕备耕物资进行及时调配,以此保供稳价。

  如今,在各个区县供销社下属农资公司的仓库内,各种农资储备充足,随时可以投入到今年的春耕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农资集团线上平台“农服通”成为了一支能够承受线上压力的“智慧战队”。平台服务涵盖农资销售、采购抢单、农业气象、政策信息、农友圈、农技问答等多个涉农服务领域,通过在线互动的模式,让用户足不出户享受农资送货上门的服务。

  “听说供销社可以免费配送,昨天和他们联系,今天就把我要的农药、肥料、种子、薄膜都拉过来了,真的太感谢供销社了。”2月16日,刚刚线上采购成功的潼南区新胜镇三星村的蔬菜种植户舒友权一边给田里的菜苗施肥,一边笑着说。

  目前,市农资集团旗下9个公司、166个核心门店、700多家基层社公司和“重庆农资”连锁门店均可利用“农服通”线上平台为农民提供线上服务,努力将疫情带来的农户损失减至最低。

  保障市民“菜篮子” 蓄力农村经济发展

  2月12日清晨,长寿区天气晴好,在洪湖镇五龙村的漳垣生态农业蔬菜基地内,戴着口罩的村民正在忙碌地采收新鲜蔬菜。

  “今年从春节那几天开始,村民们都没休息,就是为了让我们种的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该合作社负责人黄飞说,近段时间,他都在基地带领村民采收蔬菜,保障市民的“菜篮子”。目前,这处合作社每天能够供应3-5吨新鲜蔬菜到重庆主城和长寿城区市场。

  自从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后,“买菜”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为了给疫情防控期间的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保供稳价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物资配送,保障蔬菜、粮油、肉禽蛋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

  据统计,疫情发生至今,市农产品集团已承担市级保供猪肉1130吨、大米40吨、面粉10吨;市社直属企业金健米业重庆有限公司储备存品粮1500吨、原粮1000吨,库存成品油500吨、原油1000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向市场供应米面粮油、蔬菜瓜果、肉禽蛋类、乳制品等其他生活物资11289.97吨。

  “目前销量最大的就是米、油、肉蛋禽、蔬菜水果等食材,我们的货品储备和进货渠道都没有问题,后期的供应也能够保障。”市农产品集团总经理陈永俊表示,将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运物资,满足市场需求。

  2月3日,经过严格的防控检疫措施后,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综合电商平台“村村旺”紧急复工,通过“线上买菜专区”在线提供蔬菜、粮油、肉禽蛋等新鲜健康食品,疫情期间持续发货,实行无接触服务,安全送达,让市民足不出户,买得便捷,吃得放心。

  在铜梁区,该区供销社还在部分小区设置“农副产品直销点”,按照每份100元的价格,塑封配备2斤猪肉、10斤蔬菜、作料和红薯等食材,小区居民可以提起就走,大大减少了市民买菜的停留时间,这种“大礼包”式的直供方式,非常受业主们的欢迎。

  “为了让居民们买到价廉物美的新鲜蔬菜,除了可以在直销点购买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外,还可以通过业主群等进行预订,我们统一配送,让居民们减少外出,防止交叉感染。”铜梁区供销社副主任吴金泉介绍,将新增一些小区直销点并扩大配菜量,满足更多群众的购买需求。

  2月11日,市供销合作社向全系统转发了重庆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情况的通知》,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开展全员疫情情况排查并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准备,各区县供销社已抽调精兵强将,再次奔赴田间地头,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陈磊 图片由市供销合作社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