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里有本“防疫台账”“早一点打败病毒,早一点回家!”高山上,火堆边,一人两桶方便面“努力!安祺”生日快乐,妈妈他们与亲人隔着门相见
第004版: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
上一版 下一版 
他们心里有本“防疫台账”
“早一点打败病毒,早一点回家!”
高山上,火堆边,一人两桶方便面
“努力!安祺”
生日快乐,妈妈
他们与亲人隔着门相见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安祺”

本报记者 陈钧 栗园园

    2月8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隔离一区病房,鲁力安祺收到父亲做的汤圆。记者 龙帆 摄

  “努力!安祺。”

  2月8日下午两点,66岁的鲁光文站在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隔离一病区警戒线外,向端着汤圆的儿子喊道。

  儿子就叫鲁力安祺,今年26岁,刚从隔离病区走出来。

  安祺原本不属于这里。平时坐行政办公室的他,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主动申请进入隔离病区,做一个消杀员。

  到病房刷厕所、洗痰盂,为病区消毒,倒垃圾……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干脏活累活,这就是安祺每天的主要工作。他说:“每次干完出来都像蒸桑拿,人软得想瘫倒在地上!”

  空隙时刻,重庆日报记者曾看见他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家人,逗1岁半的女儿开心。“一旦进入隔离病区,就不能回家。我想看看女儿,就只有视频连线。”安祺说。

  安祺想念女儿,他的父亲也在想念他。“儿子已经7天没回家了,今天是元宵节,我想来看他。”鲁光文说。

  父子俩都参过军,转业后又在同一家单位工作,鲁爸抗击过非典,安祺抗击“新冠”。相似的人生经历,让父子俩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2月8日,已经退休6年的鲁光文瞒着儿子回单位,来到非隔离区的食堂,亲手包了8个汤圆,煮好给儿子送去。

  鲁光文不能进入隔离病区,只能拜托保安把汤圆递进去。

  警戒线外,鲁光文看着儿子俯在窗口吃着热腾腾的汤圆,他挂满皱纹的眼角上,隐约闪出一丝泪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