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一组名为《致敬最默默无闻的逆行者——社区工作者》的漫画在网络刷屏。漫画主角——社区工作者的故事,引发了众多重庆网民的共鸣。当大家都足不出户的时候,是这群“蚂蚁雄兵”敲开每一扇关着的门,排查每一个隐患,守卫我们的家园。
社区是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开展了迅捷有力的拉网式、地毯式、流动式全覆盖大排查。每天,由民警、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的40余万疫情排查队伍,投身于这座城市的“街巷保卫战”。正是这些人的负重前行,给疫情防控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前一段时间的大排查效果明显,成为筑牢阻击疫情防线的务实举措。
一些居民认为,社区排查有一次就够了。一次排查,对一个家庭可能管用,对一座城市却远远不够。毕竟,排查中漏掉一个人,就可能让一群人遭殃。更何况,随着节后上班,人员流动性加大,防扩散任务更加艰巨。“城乡社区全覆盖排查核查至少每5天一次”,这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之举。这项硬要求执行得越彻底,防控网络越能织得严丝合缝。
疫情每天都在变化,意味着今后每一轮的大排查都会遇到新情况。此前社区排查组暗访时,就有社区工作者坦言,排查工作最难的是个别居民瞒报。另外,随着防控意识的增强,居民更希望社区人员用电话访问代替上门排查。这些诉求都表明,疫情防控“增强版”措施必须落细落实,大排查工作需要做得更加精准有效。同时也警示,大排查一刻也不能松劲,一点也不能马虎。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需要有人勇敢逆行,需要有人负重前行,更需要每个人携手同行。个位数的工作人员,面对动辄数万的社区居民,每天全员上岗,嗓子说哑,腿脚走痛,也难保无漏洞。越来越多的群众志愿者加入战“疫”洪流,每一位居民都守住自己的那道防线,持续滚动开展社会面大排查才会更有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