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赵宝桐:不朽的“空战之王”看六部门这样部署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不主张将双黄连作为预防用药确保重庆电网“抗疫”信息通信畅通坚守一线战疫情 保障供电大动脉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公开交易公告
第007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
赵宝桐:不朽的“空战之王”
看六部门这样部署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不主张将双黄连作为预防用药
确保重庆电网“抗疫”信息通信畅通
坚守一线战疫情 保障供电大动脉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公开交易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 (记者 陈席元)记者3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首次基于无人机移动平台实现了量子纠缠分发。相关成果近日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

  取得该突破的是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据项目负责人谢臻达、龚彦晓介绍,量子纠缠分发是将两个纠缠量子分别发送到相距很远的两个点,通过观察两个点的测量结果,来检验量子纠缠的存在,可以有效证明量子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为量子通信奠定基础。此前,量子纠缠分发已经在光纤链路以及卫星和地面之间的自由空间链路取得成功。

  “而无人机的优势在于高度灵活性和快速组网能力,即需即建,以无人机作为基本节点,快速构建移动量子通信网络。”谢臻达说。

  龚彦晓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团队辗转南京、石家庄、兰州等地,最终完成了首个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量子纠缠分发实验,测试了新系统在夜晚、白天、小雨等气象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团队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包括每秒可产生240万对纠缠光子、重量仅为468克的高性能集成化量子纠缠光源,以及轻量化光信号收发一体系统、便携式地面站等。

  谢臻达表示,该系统还能够与高空无人机、高空气球建立长距离链路,并与现有的光纤和卫星量子网络连接,解决量子网络不同层次之间全天候、广覆盖的问题,对推进量子通信的实用化意义重大。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