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市委在黔江濯水古镇广场举办了“追爱专列”活动。这趟Y999次“追爱专列”从重庆开往黔江,在充满怀旧感的绿皮火车上,100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单身青年相遇。
两天一夜的旅程,促成了60对原本陌生的年轻人“执子之手”。2019“追爱专列”的主题是“追爱年代秀”,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爱情纪念日。
每年10万人次赴“青春之约”
500对现场牵手
团市委青年婚恋交友活动领域的千人级品牌活动“追爱专列”,到2019年已是第三季了。而参加2017年和2018年“追爱专列”并牵手的年轻人,截至目前有30多对领证结婚,并且,他们中的第一个宝宝已经诞生。
“追爱专列”只是重庆共青团婚恋交友的其中一个IP。除此之外,还策划举办了“追爱专机”“黄金游轮长江之恋”,而每年由团市委原创婚恋交友平台“青春之约”策划举办,各区县团委、各大型企业团委承办的百人级公益交友活动多达300余场,参与者超过10万人次,现场牵手超过500对,其中有不少情侣都已经开花结果。而在“青春之约”线上会员中心,还有全市各区县超过一万名单身青年注册,每天都在发生缘分故事。
“我们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助力单身青年脱单,其实是为了呼应社会的需求和青年的需求。”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谈到,婚恋交友难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中国的适龄单身人口已超过两亿,结婚率最近5年连续下滑。同时,结婚率下降也连锁导致出生率下降,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隐忧。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服务青年婚恋交友”纳入了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措施,要求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高度关注青年婚恋。
幸福大讲堂
会诊青年婚恋难题
交友难、结婚难的症结在哪里?关于爱情、婚姻,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
对此,团市委创建了专家讲师团,发起“青春之约·幸福大讲堂”专题讲座,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组织、高校,对话单身青年,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2019年以来,开展婚恋交友专题讲座12场,累计覆盖青年7000余人。同时,依托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婚恋专家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线答疑解惑3000余次。特别是加强“婚前辅导”的力度,让青年人做好足够的婚姻心理准备,学会处理婚后生活的矛盾,把磨合成本降低,避免冲动结婚、冲动离婚。
幸福大讲堂的讲师、婚恋心理专家陈建萍在与年轻人多次交流后发现,众多青年男女表面渴望爱情,但真正面对婚姻时,近半数的单身男女选择逃避。其中有三成单身者表示,“感觉找对象太难太麻烦,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近五成单身者认为“即使找到喜欢的人,各种主客观原因也很难深入到恋爱阶段”;还有6%左右的人享受单身状态,崇尚“单身亚文化”。只有近两成单身者表示会积极地社交或相亲。
陈建萍认为,身陷“单身亚文化”的男女,并非主动单身,有可能是因为曾经脱单困难,面临的压力大而被动成为剩男剩女。只是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表现为对单身生活的享受,进入陷阱而长时间不自知,需要足够的社会帮助。
“青春之约”助力脱单
团市委自2017年开始策划主办大型线下青年婚恋交友活动,2018年“青春之约”会员中心上线,2019年启动“青春之约·幸福大讲堂”,还连续3年举办了青年大型集体婚礼。
在这个过程中,共青团的婚恋交友服务与商业婚恋网站、婚恋活动公司日渐呈现出明显区别,最重要的是公益性和公信力。“青春之约”会员免费注册,免费参与公益性交友活动,但不交费意味着门槛更高,把关更严。身份证认证、团委和单位推荐、一对一回访,每一个关口,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诚信的交友氛围。
此外,共青团还将公益活动和追爱活动结合到一起。去年4月,26岁的杨杰作为重庆共青团“筑梦天使”志愿者服务队的20名志愿者之一,与20名“尹明”志愿者一起出发,前往巫山县双龙镇,进行为期3天的公益徒步活动。这样的活动他们以前也参与过多次,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内容:这40位年轻人都是未婚单身,所以,这3天的旅程也是缔结缘分的机会。
爱心在蔓延,而爱情也在萌芽。几天的朝夕相处,杨杰与一位高个子的男生产生了感情。“‘青春之约’的每一场活动都不是简单的传统相亲,而是融入了各种鲜明主题,或者如‘追爱专列’一般与国家纪念相关,或与志愿者公益、脱贫攻坚、传统文化弘扬、乡土情结、家乡建设有关。”通过青年人情感服务这一切入口,助力城市经济发展、人文创新和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和价值。
据了解,今年,团市委还有更多的精彩主题活动等待着单身青年,更加深入的一对一爱情养成计划已经开始实施,收藏经典爱情、传播情感温度的文创项目“爱情博物馆”也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