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 把普惠优质幼儿园建到家门口
第022版:不负韶华 圆梦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渝中 把普惠优质幼儿园建到家门口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位上做加法 负担上做减法 质量上做乘法
渝中 把普惠优质幼儿园建到家门口

    幼儿园开展“我是小木工”活动

    幼儿园自在创造课程实践

    小朋友在美术写生

    渝中区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分布示意图

  2019年底,渝中区全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46.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3.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100%,各项占比位于主城区前列。

  这是渝中区学前教育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渝中区是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区,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随着辖区居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增加,在寸土寸金的渝中区,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好入园、入好园、入放心园也受到更大挑战。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这是渝中区委、区政府的鲜明态度。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渝中区担当作为,出智发力,在学位上做加法、在价格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做乘法,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扩充公办资源、增加普惠学位、提升保教质量,让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大幅度增强。

  1 学位上做加法

  政府兜底,擦亮幼教公益底色

  “套圈”、“盲人敲鼓”、“水上吹球”、“垒高乐……看到孩子们在装饰一新的幼儿园里愉快地学习玩耍,渝中区阳光春苗幼儿园园长龚世梅坚定地认为,走上公办民营之路是正确的选择。

  “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并且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公办园享受同等待遇,教师动力足了,我们更有信心了。”龚世梅说。

  这是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办民营幼儿园建设带给老百姓的实惠。自去年8月起,渝中区委、区政府授权区属国企重庆元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公办民营幼儿园的场地租赁、招投标及“零租金”提供园舍场地等工作。目前,已有聚星、世纪立阳等7所幼儿园成为公办民营普惠性幼儿园,新增了1233个普惠学位。

  渝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把学前教育发展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多次专题听取发展情况报告,厘清责任,压实任务,为学前教育扩容提质把脉开方。

  为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渝中区出台相关文件,在规划、用地、资金、建设等方面建章立制,为学前教育优先发展保驾护航。

  渝中区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区域居住人口分布,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多次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研究,完善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扩大公办园办园规模、全面落实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建设等持续做加法、做增量,学位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仅2019年,渝中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共计3679.28万元,新建1所公办园,改建1所公办园,回购3所公办园,改制为公办民营幼儿园3所。

  截至目前,渝中区共有84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31所;全区在园幼儿总计14741人,其中在公办园幼儿数为6810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46.2%。

  2 负担上做减法

  多措并举,扩充普惠学位

  渝中区巧巧幼儿园园长冯昌均永远忘不了自己来到幼儿园那天,看到的孩子天真的笑容和家长充满期待的眼神。“一定要办出老百姓满意放心的优质园。”她暗下决心。

  在这里,她把对教育的追求落实在每一个方面。活动室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是孩子们游戏的场所;宽敞的休息室,舒适的小床,解决了孩子们的午睡问题;老师们兢兢业业、细致耐心,用爱用情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渝中区巧巧幼儿园的良好发展只是渝中区众多普惠园的一个缩影。

  “教育公平始于学前,办好学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好入园、入好园、入放心园’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要。”渝中区教委负责人强调。

  为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学前教育学位的迫切需求,2018年渝中区修订了《渝中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提高了普惠园生均经费标准,增加了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园龄补助、社保补贴。2019年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贴累计拨付1550.38万元,惠及幼儿5167人,生均财政投入已达3000元。

  同时,加强幼儿园动态监管,持续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会同规划、住建等部门,按照治理方案对计划治理的10所小区配套园,按照“一园一案”“一事一议”的原则深入开展治理。目前,已回购3所公办园,指导举办为普惠性幼儿园4所,置换1所,预计新增普惠性学位学位1550个。

  普惠后降低了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办园质量会不会随之下降,一度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

  渝中区着重在提升教师内涵上发力,组织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到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地学习,实施幼儿园教职工全员培训,开展普惠园一对一帮扶,举行普惠性幼儿园活动区竞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达到了降价不降质、普惠又优质的效果。

  “虽然是普惠园,但是我们一点也不普通。”渝中区铁路幼儿园园长蒋娜表示,幼儿园作为重庆市一级园,在社区有着良好的口碑,家长非常放心地把孩子送入幼儿园。

  3 质量上做乘法

  提质树品,幼有优育照进现实

  科学探究主题课程开始啦!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风车映入孩子们的眼帘,他们在玩中寻找让风车转快的好方法,大家用嘴巴吹、用手拨、迎着风跑,在玩中感受风车的神奇魅力。

  “风车为什么有洞洞?风车怎么转起来?往什么方向转……”不一会儿,大家就有了很多问题,老师没有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将问题记录下来,组织团体讨论。大家经历了从提问——思问——解问的过程,一步步找到答案。

  一堂小小的探究课,体现出巴蜀幼儿园对孩子个体的尊重。作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园,巴蜀幼儿园近年来在园长罗虹带领下率先提出培育“幸福完整的‘五自’儿童”的课程理念,高度重视幼儿的自在状态、创造性人格、创造过程中的学习品质,培养自在、自然、自由、自主、自信“五自”儿童。

  运动活动是幼儿重要的活动之一,而运动活动常常受天气、场地的制约。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走进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幼儿园常有的水泥柱系上绳子,可以是孩子们玩“人猿泰山”练攀爬、悬吊的好场所;长长的楼梯铺上垫子,孩子们用来玩“运水”的游戏。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立足儿童,在小空间里创造出大智慧,用行动诠释着“情智润泽·欢笑通远”的办园理念。

  全神贯注地观看图片,小手在屏幕上飞快点击,迅速完成游戏……在渝中区实验幼儿园智慧教室里,老师正在利用信息技术给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课程体验。这所被誉为“难以找到缺点的幼儿园”,如今又以智能校园建设为契机,率先在西南地区全面打造智能教室,研究“新式教育+人工智能”的变革。

  渝中区巴蜀幼儿园、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渝中区实验幼儿园作为全市学前教育“领头雁”,在时代的发展中,始终以进取之姿抒写着示范园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愈大,努力推进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是关键。”渝中区教委学前教育科科长俞罕贝介绍,近年来,渝中区打出了专业提升、名园帮扶、挂牌督导等“组合拳”,发挥乘法效应,千方百计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努力推动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

  渝中区率先在全市实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学历提升助力计划”,依托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率先开展保育员专业培训和早期教育亲子教师培训,支持各类园本培训,积极开展国培、市培活动,持续举办基本功大赛、公开课赛课等活动,促进区内幼儿园之间共同交流。

  目前,渝中区幼儿园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学科教学名师、渝中名师、市区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80余人,全市唯一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罗虹名师工作室也设立在渝中区。

  此外,渝中区挂牌成立巴蜀幼儿园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区级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的方式辐射带动普通幼儿园实现协同发展,加强片区督学,对幼儿园办学行为进行常态化督导。

  多措并举之下,渝中区学前教育增量提质,向老百姓交上一份份优异的答卷。

  何霜 胡忠英 图片由渝中区教委提供

  链接》》

  公办幼儿园

  公办园是指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也包括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高校、团体等举办的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

  即是指坚持公益普惠和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依法设立、面向大众、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幼儿园,包括教育事业统计中的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办幼儿园和提供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

  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

  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与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数的比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