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川城 摄/赵志 |
 |
南川城区一角 摄/甘昊旻 |
 |
南川区东街项目效果图 |
 |
城区一角绿意盎然 摄/甘昊旻 |
 |
城区道路景色如画 摄/甘昊旻 |
2019年年末,南川区规委会第9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南川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由此,南川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步入新阶段。景融乡,城依景,乡伴城。《规划》引领下,南川城市提升也遵循着一体化路径,突出生态、传承文态、把控形态,着力塑造着到南川就是到景区的城市印象。
助力一体发展走向纵深
事实上,南川区对于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由来已久。
2018年5月,市领导调研南川时指出,南川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要提高金佛山的含金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围绕这一命题,南川区迅速作出回应,提出推动景城乡一体化发展,书写南川旅游的“金”美篇章。
一年多来,南川统筹景区、城市、乡村一盘棋,精读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已经将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不断在旅游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全面推向实践。
而此次《重庆市南川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于南川区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以《规划》为依托,南川将差异化确定发展重点,着力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推动一体化发展走向纵深。
明确一体发展实施路径
这份出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之手的《重庆市南川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除了明确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更是细化了一体化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布局与游线设计、核心区与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以及重点项目与开发时序。
而这些,都将为南川进一步实现景城乡互动、互联、互融,打造旅游升级版,提供依据和路径。
根据《规划》,南川景城乡一体化范围达到了1562平方公里。其中的“景”以金佛山景区为核心,“城”包括南川城区,“乡”以生态大观园区为重要功能区域。
景依托于做大旅游,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名山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世界遗产地;城以服务旅游为定位,打造专业旅游城市,景城一体发展先行区;乡则要融合旅游,争做全国乡村旅游度假典范。
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大观游客集散中心,就是南川发力乡村的一个大手笔。该项目处于生态大观园的门户,是南川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节点。项目主要通过商业、餐饮、住宿、购物、展览、体验、娱乐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未来,它既是一个旅游休闲和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也是大观“十二金钗”乡村旅游品牌的一个集中展示平台。
景融乡,城依景,乡伴城——以此路径,南川将着力打造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全域旅游度假胜地。
一体发展推动城市提升
《规划》聚焦重点、突出特点,从文化培育、城市建设、交通组织、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诸多方面,为南川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方案。
其中,围绕城市空间布局和优化形象的设计,更是为南川城市提升,扩宽了思路。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南川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这里三大城市公园拱卫城周,“三江六岸”生态走廊穿城而过,形成了山上看城、城里看山、水边看景的景观视廊。
依托自然优势,《规划》将南川城区旅游发展结构划定为两轴串三片的格局——两轴,即隆化大道轴线、新城-东街轴线;三片,为高铁站前区、东街引爆区、景城门户区。
在这个空间内,定位为新型文旅商业综合体的东街小镇、扮演南川旅游服务门户的景城门户区等,都将成为下一步南川城市提升的重点。
《规划》还为南川勾勒出“快旅—中景—慢游”的景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其中结合南川地形坡度条件,将重点打造景城乡3条慢行体验路:景片区,将建设金山湖滨湖健康慢游道;城片区将建设景城大道-凤嘴江-半溪河滨水休闲慢游带;乡片区则将建设龙川江滨江休闲慢游带。
“以城纳市,藏文优服。结合城市提升,我们将不断发挥城市连接景、乡的功能,全面展现南川文化,提供完善的吃住行购商服务。”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萃 王静 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
举措》》
突出生态 打造绿色空间带
根据《南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要求,城市建设应塑造融山、水、绿、城为一体的山水生态城市特色风貌。
立足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人文历史积淀,南川突出“一体化”,将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作为城市提升的重要内容。而体现承载功能的关键所在就是生态。
针对“体现生态城市特点的综合性公园、设施仍需扩容提质,山水廊道较为分割破碎”等不足,南川在过去一年规划实施了花山公园一期、九鼎山公园、永隆山公园等项目。同时,正逐步完善街区游园、广场、公园体系建设。
接下来,围绕“一带一心三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该区还将进一步挖掘山水空间资源,强化景观联系,形成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带动区域。充分利用山、水、林、田等自然生态条件建立完整连续的城市绿地空间体系。强化生态修复,立足实际推进10平方公里花山城市“绿心”的补植增绿……
按照规划,未来的南川城区,将以花山公园为“城市绿心”;以体育馆公园、小游园、广场等构成“城市生活环”;以九鼎山公园、永隆山公园、大铺子森林公园、黄岩城郊森林公园、柏林湾城郊森林公园构成“城郊生态环”;以半溪河公园、凤嘴江防护林带等构成“城市生态廊道”,打造出林海花城,大美南川。
传承文态 丰富人文景观轴
按照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南川对于城市打造的愿景是:让金佛山景区成为城区的后花园,把城区建设成为金佛山景区的客厅。
而一个有颜值、有气质的“客厅”,其人文的积淀,显然至关重要——遵循这一思路,兼具旅游服务与文脉传承功能的东街,无疑就是这个“客厅”的重要窗口。
临近过年,南川区东街项目现场,依旧一片繁忙。解放路以南临街建筑主体形态已现,春节前有望实现部分开街。
未来,在这片土地上,将围绕“生活、旅游、文化”三大主题,打造成优雅、闲适的“现代慢生活”聚居区,环境友好、养老、养生、健康生活的居住示范区;体现城市人文、特色景观风貌和街区建设成果的4A级旅游景区;旧城可持续发展更新及建筑文化再植与创新示范区。
而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一期工程,则主要是依托小镇青年的生活记忆,打造街巷与家庭场景,反映小城记忆中的生活状态。
以东街项目为代表,启动建设了尹子祠文化公园等,都将成为南川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由这些项目的带动牵引,南川将进一步丰富人文景观轴,拓展整个城市的文化服务功能。”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控形态 布局特色滨河线
景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把城区作为景区来打造。这无疑对城市的“景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城市提升,南川突出生态、传承文态、把控形态,力求打造舒适宜人的街巷空间、立体多变的景观空间,形成“到南川就是到景区”的城市印象。
南商广场旁,全新亮相的廉政文化公园,成为南川滨河沿线的一道崭新风景线。
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公园主题鲜明。宣传栏上,随处可见古往今来的廉政小故事;绿地里的铜镜、石书,树上的标识牌,到处印有明志正心的廉政格言……廉政元素与园林景观艺术的深度结合,让这里集廉政教育、休闲游览、健身娱乐于一体,既有实用性,又有可观性。
以廉政文化公园为点,在整个城区滨河沿线,一个系统的景观带,正在逐渐延展。
例如半溪河西门桥至杨泗桥段河道绿化工程,就将成为这条景观带上的一个全新亮点。
为打造美丽山水城市形象,发展都市旅游,南川以“亲水和谐、留存生态、渗透时尚、倾注艺术”为目标,将在半溪河沿线逐步实施景观提升工程,营造一个集市民休闲、旅游服务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溪畔公园新空间。
未来的半溪河,一岸将是以生态为主题的休闲走廊;另一岸则将体现南川的历史文化。都市生活区、时尚风情街、动步滨廊街、滨水绿地走廊的结合,将使其成为极具南川特色的景观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