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美丽丰都
第026版:不负韶华 圆梦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建设“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美丽丰都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好用好“两山论” 走深走实“两化路”
建设“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美丽丰都

    魅力丰都 摄/黄白杨

    金鸡产业正式投产

    龙河丰都段成为全市唯一纳入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河流 摄/黄白杨

    推进“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发展滕州马铃薯等特色产业50万亩

    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三建乡美丽乡村

    举行2019南天湖国际冰爽啤酒露营音乐狂欢季

  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这三个生机蓬勃的词,刻画出丰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美丽画卷。

  加快建设美丽丰都,在“三丰”定位下拉开新的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地处三峡库区的丰都,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县域2901平方公里都是长江集雨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脆弱的生态基础并存。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在全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行动中发挥好自身作用,是丰都发展的重中之重。

  “金鸡”唱响 脱贫攻坚新舞台

  2019年10月23日,在丰都县虎威镇金鸡扶贫产业园区内。30万只青年鸡正在向蛋鸡区转移。

  “现在这批蛋鸡已经产蛋,走向了市民的餐桌。”重庆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胜说。

  这个项目,正是丰都县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办“产业组团,包县脱贫”金鸡扶贫计划,于2016年底与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后生出的“金蛋”。

  在这个项目中,政府投资3亿元修建厂房,每年收取企业租金约3000万元,扣除贷款本息和土地租金后,每年结余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为贫困户购买公益岗位500个,提供医疗救助50万元。目前,德青源项目已建成投用,一期30万只蛋鸡养殖已进入产蛋期,日产蛋27万枚,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有效带动饲料生产、物流运输、包装、疫苗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间接带动1万余人长效增收脱贫,资产收益可直接或间接解决约1200个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了政府、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多方共赢。

  目前,产业带贫益贫的新模式,正在丰都华裕蛋种鸡等项目中广泛应用:由政府建设养殖场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每年按8-10%向企业收取租金,去除还本付息、土地租金后余额作为扶贫资产收益,全部用于为贫困户购买公益性岗位、开展医疗救助。坚持“以大企业带大产业促大扶贫”,充分挖掘德青源、华裕农科、农投集团等龙头企业潜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强力支撑。

  丰都于2017年脱贫摘帽后,全力巩固脱贫成果。2019年,丰都县完成脱贫1367户3771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018%。“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教育资助惠及6.8万人次;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44个,促进转移就业1146人。丰都县还围绕“1+6+X”山地特色效益产业体系,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榨菜、花椒、红心柚、滕州马铃薯等特色扶贫产业50万亩。

  此外,丰都与山东枣庄创新东西部产业协作,在马铃薯产业上采取试验探路、示范引领、推广提效“三步走”模式,谱写了一部扶贫“双城记”。今年,将在27个乡镇扩种马铃薯至1.8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8500万元,带动11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得益于丰都脱贫攻坚工作的显著成效,2019年全市小额信贷、产业扶贫现场会先后在丰都召开。会上,县委主要领导表示,按照“大企业带动大产业推动大扶贫”思路,丰都正全力推行资产收益、代养收益、股权量化分红、全域“三变”改革等带贫益贫机制,2020年,丰都还将对“1+3+28”深度贫困区域,加快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确保如期高质量脱贫。

  碧水入画 生态绿色促发展

  隆冬腊月,丰都名山脚下长江之畔。一群红嘴鸥上下翻飞嬉戏,为冬日的寒意增添了几分灵动。

  今年是红嘴鸥来丰都越冬的第4个年头。来自丰都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数据,红嘴鸥数量从2016年的20多只增加到近1000只。

  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栖息,折射出丰都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近年来,丰都县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丰都是长江重要的流经地,境内有龙河、渠(碧)溪河等河流,水资源丰富。

  在龙河流域丰都段,以前在河道从事非法采砂取石的多个作业点已不复存在,采砂取石的设施设备及建筑物也已拆除。放眼望去,一河碧水向东流,两岸青山入画来。

  龙河丰都段的采砂取石作业点已全部关停,县、镇、村三级河长巡河护河,水质已经从当年V类水变为了Ⅲ类以上。同时,流域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种类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河道得到改善,环境变美,我们用水也放心了。”沿岸村民说。

  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国遴选出第一批17个拟建设示范河湖,龙河丰都段成为全市唯一纳入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河流。

  如今,每一条河流都有了“当家人”,境内集雨面积5平方公里的河流及塘库均设立了“河长”。县城及市级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4%、83%。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率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实现全覆盖,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50个。清理河湖四乱88处,长江干流、龙河、渠溪河等重点河流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碧溪河水质达到市上考核要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3%以上,建成市级绿色矿山8个、规范化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个,完成223家餐饮单位净化,巩固创建市级扬尘控制示范道路5条、示范工地5个,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42天。

  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的大美画卷,正在丰都徐徐展开。

  眼下,“文化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为核心的丰都全域旅游欣欣向荣。名山景区5A创建扎实推进,南天湖度假区自2018年7月开园以来持续火爆、正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丰都庙会”入列国家非遗并每年举办、微博热搜关注度上榜全球前三,推动九重天、南天湖两个4A级景区提挡升级。预计2019年旅游接待1835万人次、综合收入90.3亿元,分别增长10.9%、12.6%。

  六大抓手 发展步入快车道

  坚持稳中求进,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丰都主动迎接新经济,谋求新发展。在这样的良好态势下,丰都正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向百姓交出喜人的成绩单:

  预计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5%、8%;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10.2%。

  1月2日,丰都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明确了丰都今年的10项重点任务、1项作风建设年行动“浓缩”为六个方面意见:以“三大攻坚战”为抓手,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开放平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渝东北开放高地;以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山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建设全市畜禽养殖基地为抓手,加快建设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建设食品加工基地为抓手,加快建设绿色工业集约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丰都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扎实推进“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已锁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1%、13.5%;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上下达任务。

  刘茂娇 图片除署名外由丰都县委宣传部提供

  回眸》》

  2019年8项主要工作

  1、强化各类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

  2、全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

  3、扎实开展重大风险防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4、持续推动产业能级提质,发展动能有效激发。

  5、充分激活市场活力,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6、强化城乡统筹融合,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

  7、深化改革开放创新,营商环境逐步优化。

  8、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展望》》

  2020年8项重点工作

  1、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任务,巩固成果、持续用力,确保取得决定性胜利。

  3、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应对各种风险,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4、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认真落实中央“六稳”要求,更加注重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外需活力,把握发展主动权。

  5、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形成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6、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开放平台建设,放大综合效应。

  7、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围绕旅游城市定位,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8、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之以恒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