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担当书写扶贫答卷掏出嫁妆建大棚 带出全国示范村传承民族文化 展示民族风貌在孩子心中撒播传统文化种子重庆两名老师榜上有名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用责任担当书写扶贫答卷
掏出嫁妆建大棚 带出全国示范村
传承民族文化 展示民族风貌
在孩子心中撒播传统文化种子
重庆两名老师榜上有名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1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冉胜:
在孩子心中撒播传统文化种子

本报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饶桐语

  “冉爷爷,小辣椒怎么样才能长得好呢?”“要用黑泥土来栽,还要让它晒太阳。”这个对话不是发生在田间地头,而是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栖小学的蔬菜基地里,孩子们口中的冉爷爷则是校长冉胜。在凤栖小学,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农民伯伯的生活。

  几年前,冉胜在和孩子们聊天时发现,虽然很多学生生长在农村,却分不清油麦菜和包菜。

  意识到劳动教育的不足,2017年,冉胜在学校建立起“农耕文化艺术馆”,收集并展出少数民族农耕生活用品和用具,并通过学生开放日,让孩子们认识农具、学会使用农具、了解生产过程。

  2018年,冉胜又决定将学校自留地分成36块,由36个班级分别进行集体种植。1000多名学生各得一个辣椒盆栽,展开了一场“农耕达人”种植竞赛。

  “刚开始,我还担心盆栽放在外面会被破坏,结果没有发生这种事。有个娃娃见盆里的辣椒叶子掉了,抱着花盆大哭一场。”冉胜说,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农作物,还学会了珍惜粮食,更呵护了他们宝贵的爱心。

  秀山是多民族聚集地,拥有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凤栖小学是少数民族人口高度集中的学校,1749名学生中土家族学生占50.7%,苗族学生占13.6%,其它少数民族占0.07%。

  除开办农耕文化节,冉胜还通过建民族手绘墙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土家族和苗族的图腾文化;开发收集有秀山本土民歌的校本教材《乡趣童音》等,用歌声进一步唤起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

  “我相信,他们将成为传承秀山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冉胜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