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取缔18家筑坝拦网养殖以爱传爱让校园成乐园山里娃“零距离”听特级教师讲数学为村民服务 3年奔波3万公里深化改革防范风险  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第007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云阳取缔18家筑坝拦网养殖
以爱传爱让校园成乐园
山里娃“零距离”听特级教师讲数学
为村民服务 3年奔波3万公里
深化改革防范风险 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1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州安全
胸怀大局 把握大局 服务大局
深化改革防范风险 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也是市应急局组建后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应急管理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增强革命精神,全面建设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干部队伍。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应急管理部、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任务,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不畏创业之苦,勇克开局之难,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让应急管理工作为既抓大事又抓落实,一项一项破解难题,开创了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

  “控大防大”管控有力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市应急局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重要时段实施局长在片区、处长在区县、干部在现场、交警在路上、企业管理者“五在”一线履职,确保了年初全国全市两会以及“西洽会”“智博会”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节点安全稳定。

  同时,构建了应急行政管理、组织指挥、应急力量、制度保障“四大体系”,如期完成了市、区县、乡镇应急机构改革,机构整合、职能划转、人员转隶到位。并重点厘清了与水利、民政、规划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职责边界,“防”与“救”的职责界定明晰,“统”与“分”的关系运转顺畅,机构职能由物理相加向化学融合,切实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环境。

  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强化应急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格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深学笃用 “生命最宝贵,安全大于天”及市委、市政府重要指示精神,高位推动应急工作落实落细。同时,各级部门严格落实《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履职标准之一,是不严不实不细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利用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行业部门的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明确应急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统筹职责。并创新了灾害防治“管行业必须管防治、管业务必须管防治、管生产必须管防治”责任制。

  切实加强风险隐患管控。 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更加完善。坚持系统防范、源头化解、动态管控、综合治理,建立完善风险研判、重大风险归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问题上报、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六项机制。二是综合监测预警更加有效。加强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坚持常态定期与突发及时相结合,以“年度综合+汛期综合+汛期月综合+每周专项+临灾实时”方式,创新建立灾害防治综合会商研判机制。三是各阶段风险管控更加有力。采取一季度抓早、二季度抓实、三季度抓严、四季度抓细,保全年目标。

  严格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监管执法。把严格执法作为部门履职尽责的重要评价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执法,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同时,严格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三步曲”执法闭环,坚持对执法检查强度、问题查找强度、执法处罚强度实行月通报、月排名、月考核,是安全执法宽松软、自然灾害防治不执法的问题逐步解决。建立了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严格事故“一案双查”和“三责同责”,并创新了标准化与安全监管“一体化”执法。

  切实改善安全保障基本面。科学划定了在长江、嘉陵江和乌江干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严禁新建或扩建危化品生产项目,5公里范围内严禁新布局工业园区;工程治理上印发了《重庆市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能力的工作实施方案》,整体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能力;采取了黑脸式推动,开展解剖式督导,强化重点领域保安全;在科技兴安上完成区县应急部门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和升级改造,打造应急“快通道”,接入11 家单位 31 个信息系统。绘制“风险电子地图”,完成了7 类风险的信息集成。

  推进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建设。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渝北、秀山两个区县先行试点、两个现场会示范推动,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建设。

  加快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强化应急指挥中心力量配置、制度建设和能力提高,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整合信息接报资源,提升信息处置效率;通过实战实练推动了不同性质、不同隶属应急力量从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向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同有序格局转变;加紧应急备勤,全市专业救援队伍高温汛期实行24小时战备值班,重点时段实施专业备勤,重大活动实施重点备勤;加强联动配合、有序配置、科学调度力量,应对事故灾害。

  奋力开创应急管理新格局

  2020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要下降5%,较大事故要控制在15起以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严控因灾死亡失踪人数,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

  为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2020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核心目标,以基层工作、基础条件、基本素质“三基”建设为工作主线,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工作抓手,构建更加严密的责任体系,推动更加严格的监管执法,建立更加完善的预防体系,实施更加精准的专项治理,筑牢更加坚实的基层基础,打造更加有力的救援力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不断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苏崇生 李海霞

  回眸2019 展望2020  

  ★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4.7%。

  ★全市连续38个月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死亡总量历史最低、较大事故历史最少、无重特大事故时间跨度最长。

  ★启动4次市级Ⅳ级抢险救灾应急响应,在自然灾害起数上升的情况下,防灾减灾措施积极得当,因灾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7%。

  ★构建了应急行政管理、组织指挥、应急力量、制度保障“四大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