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 以制造业发展蓬勃之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强磁场永川之邀
第009版:智链生态·渝见未来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会刊·永川
上一版 下一版 
永川 以制造业发展蓬勃之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强磁场
永川之邀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 以制造业发展蓬勃之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强磁场

  永川城区

  长城汽车自动化生产线

  雅迪摩托车生产线

  永川科技片场

  产业转移,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国家战略所指。永川,恰处于这场区域经济版图变革重塑的风口。

  作为国家定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叠加的背景下,永川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进一步释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强磁场,聚力构建全区“332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培育建设重庆城市副中心、打造川南渝西开放枢纽。

  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构建全区“332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走进永川能够触摸到汽车产业向上攀升的强劲脉动:在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一根根新下线的亮银色凸轮轴摆放整齐;在蜂巢传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一套套最新的变速器总成接连下线;在重庆豪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将一个个电池箱体精准焊接……

  自2019年长城汽车签约落户永川高新区以来,长城汽车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带动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据介绍,永川集聚了52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466.6亿元,整车产量21.7万辆(占全市9.5%)。

  “我们建立了研发、销售、采购、制造四大中心,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对接平台。”长城汽车永川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在川渝地区配套企业占比已突破50%,累计销售7441亿元,纳税173亿元。

  在永川,工业始终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完成税收同比增长9.9%,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从永川产皮卡超全国皮卡总量的四分之一,到海通飞轮油泵总成产销量全国前三,再到西源凸轮轴产销量全国第一、占国内微车市场70%……不断涌现的制造业金名片背后是永川对制造强区理念的坚守。

  当前,永川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坚持“链”上发力,高位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构建“3322”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3个重点产业,巩固提升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3个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生物科技2个未来产业,积极开拓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2个新兴产业。

  如今,永川已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93家,规上工业产值达千亿元,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性发展格局。未来,永川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吸引更多企业扎根永川、共享永川制造业发展机遇。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企业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招商引资则是产业培育的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永川聚焦产业链招商,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健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联动机制,深耕京津冀、苏沪皖、浙闽赣、粤港澳、成渝地区,积极对接投资机构、商协会等拓宽招商信息源。

  “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是一场双向奔赴,承接项目接得稳、留得住、发展好就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理念。”永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7+N”政策体系的不断推进,永川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前不久,重庆太平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一次执法检查。执法人员拿出移动终端对着大门处张贴的“渝企码”轻轻一扫。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等级、历史检查记录等数据立刻出现在屏幕上。

  “以前迎检查要准备不少材料,现在‘一扫皆知’。”公司副总经理沙光荣拿出手机扫了扫执法人员的执法码,人员相关信息也一览无余。

  半天检查结束后,沙光荣通过渝快办为本次执法检查在线打分,毫不犹豫点了“满意”。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向哪里流,人才就往哪里跑,项目就在哪里落地。近年来,永川秉持“抓经济必须强市场主体”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化落实“招落服”一体化机制,大力推行“永企码上报”“综合查一次”等服务举措,加快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办事方便不求人、专心生产无干扰、配套齐全成本低”的一流营商环境,制造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从今年智博会上集中签约项目20个、计划投资148亿元,到举办深圳市重庆商会行等活动11场次、转化在谈项目38个,再到高频对接上海金浦、中银国际等投资机构,联动渝富集团,建立拟投项目共享机制,引进基金投资项目11个、合同额93.5亿元……一个个重点项目接踵而至,既彰显出永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强磁场,也为永川加快培育建设重庆城市副中心、打造川南渝西开放枢纽蓄势赋能添彩。

  链接>>>

  扎根一片沃土 企业与城市共成长

  6月10日,瞰瞰AI智能驾驶视觉研发、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永川汽车智能座舱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作为瞰瞰集团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重要支点,重庆瞰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5亿元重资产投入打造西南AI视觉智造标杆——2.1万平方米的智能座舱、智能感知、两轮车智能化系列“3个产品制造基地+1个研发中心”智造基地。目前,公司已构建以智能影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两轮车智能系统+IoT等多维一体的产业矩阵。

  “随着多款产品在新能源头部主力车型定点量产,公司已经成为众多头部车企核心供应商。”重庆瞰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项目最终落地永川的重要考量。比如,园区食堂解决了员工全时段用餐需求;永川丰富的职业院校资源和技能人才储备,为项目的成长壮大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未来,公司将依托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的算力支撑,构建西南首个视觉AI训练中心,积极布局智能感知技术赋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基地从传统汽摩制造向国家级智能感知产业创新高地跃迁,为永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硬科技动能。

  数说永川>>>

  三大重点产业动能强劲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产业着力构建1000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方面形成以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为龙头、零部件企业配套的体系,集聚发动机、变速器、车身、底盘、电子电器5大核心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摩托车方面已引进雅迪、绿佳、安第斯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雅迪摩托车年销量150余万辆。去年新能源摩托车产量西部第一。

  ●新材料产业着力构建1000亿级产业集群。已入驻东方希望、信义集团(玻璃)等500强企业。先进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光伏材料、高端洁具、优质钢材、轻型合金等。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已建成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有500余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2.8万人,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域开放的无人驾驶商业运营城市,开放全双向1446公里测试道路。

  王琳琳 孔德虎 贺浩 图片由永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