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 强化枢纽平台赋能 构筑产业承接高地无标题“首席招商官”邀您来九龙坡
第007版:智链生态·渝见未来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会刊·九龙坡
上一版 下一版 
九龙坡 强化枢纽平台赋能 构筑产业承接高地
无标题
“首席招商官”邀您来九龙坡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龙坡 强化枢纽平台赋能 构筑产业承接高地

  九龙滩

  博世氢动力项目

  黄磏港

  “十四五”时期,九龙坡区以工业为基、创新为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积蓄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展望“十五五”,九龙坡区将锚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1167”总体思路,在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

  作为百年工业大区、科技创新重镇,“十四五”时期,九龙坡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用百年工业积淀厚植产业承接沃土,优化迭代全区“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全面激活产业转移动能,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抢占先机,在精准承接中实现能级跃升。

  今天的九龙坡正链群成势彰显产业实力,平台赋能拓展发展空间,环境聚气涵养营商沃土,寄望与企业家、投资者携手绘就产业兴盛、互利共赢的壮美蓝图!

  锚定“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以链群思维锻造产业转移新引擎

  近日,九龙坡区再次传出重磅消息,作为“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苏州立琻半导体计划投资52亿元,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布局“车规光电模组及新型显示器件制造项目”,精准补位新型显示产业短板,布局九龙坡区首个新型显示器件生产基地。

  其中,“车规光电模组及新型显示器件制造项目”分两期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设年产156万套车窗透明屏、空调光触媒净味消杀、座舱光照消杀模组产能和120万套新型显示器件。该项目将于近期正式签约,九龙坡区届时将全力为其提供半导体材料配套、智能网联产业链场景支持。项目落地后,还将积极争取座舱设计、零部件等汽车产业链项目,以及量子点、半导体装备、面板厂、整机厂等新型显示产业链项目,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双聚集双驱动。

  这样的重量级项目落地意味着什么?产业转移不是“腾笼换鸟”,而是精准的“链群匹配”,九龙坡区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承接模式,“车规光电模组及新型显示器件制造项目”,便是该区精确匹配的代表项目之一,而类似的“大动作”比比皆是:

  近年来,九龙坡区以“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核心,构建起“主导产业引领、优势产业支撑、特色产业补位、未来产业布局”的科学承接格局,力求让转移项目都能找到适配的生态,真正实现价值的跃升。

  “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核心在于“精准”与“协同”:2个主导产业集群锚定未来竞争制高点,4个优势产业集群夯实产业根基,8个特色产业集群填补细分领域空白,“X”个未来产业集群布局前沿赛道。

  2025年1-10月,九龙坡区招引43个重大产业转移项目,总投资规模超179亿元,形成铝加工、氢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多条特色产业链。预计到2027年,九龙坡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100亿元,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超37%,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20家,专精特新企业突破380家。这一系列目标,为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了清晰的发展预期,也彰显了九龙坡区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的坚定决心。

  做实“枢纽港+多平台”布局

  为产业转移拓展“高能级承载空间”

  承接产业转移,既需要“能承接”的载体,更需要“能发展”的平台。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作为产业转移主阵地,拥有148平方公里行政区面积,超5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已构建起“六横六纵两铁路一轨道一港口”的交通网络格局。其中,陶家隧道2026年将全线贯通,科学大道一期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16.5%,轨道交通19号线(九龙坡段)正推进第五期建设计划申报,黄磏港一期设计年吞吐量165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170万吨,已配套建成黄磏火车站、临港服务城、供应链基地总部,30分钟可达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15分钟可达中欧班列团结村始发站,10分钟可达重庆西站。便捷的交通网络,为转移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保障,也降低了产业链协同成本。

  在“一港九园三区”布局中,9个特色“园中园”各有侧重。

  轻合金应用产业方面,加快推动西南铝“1+4”提档升级项目建设。重点布局铝及铝合金材料下游精加工环节。

  氢能装备产业方面,围绕氢走廊建设加快博世氢动力项目扩产达能和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产业,推动氢能多元化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产业方面,依托庆铃、新航达等整车企业,重点发展车用轻量化材料、核心三电配套。

  空天信息产业园,新建8.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及研发设施,重点招引无人机整机、航空发动机配套企业。

  截至2024年,九龙新城园区累计入驻“四上”企业1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280余家,规上服务和限上商贸企业660余家,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其中,西南铝宽幅板带生产线项目总投资72亿元,建成后将形成50万吨/年的汽车用铝合金板带材、高精航空薄板产能,预计年销售收入115亿元,带动汽车零部件配套、先进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博世氢动力项目已推出4款氢动力模块产品,覆盖4.5吨至49吨全系列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重型电驱桥产品可提高动力总成效率15%以上;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投资40亿元,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圈。这些龙头项目的落地,为产业转移提供了“链主引领、集群发展”的良好生态。

  打造“西部一流、重庆最优”营商环境

  让软环境成为产业转移硬实力

  今年6月28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宽幅板带项目传来捷报:“决战6.30、大干一个月”,宽幅板带热轧线场地平场工程提前完成。

  这是一场怎样的“决战”?由于历史原因,宽幅板带项目部分用地系置换而来,需要实施平场工程方能使用,其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准时、顺利推进。九龙坡区以政企协同凝聚攻坚合力,全方位保障项目全速推进。区委、区政府高位统筹,成立项目建设联合指挥部,下设规划供地、要素保障等5个专项工作组,实现精准高效调度。

  “这验证了‘九龙协同’的实战效能,为后续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精细管控’经验。”九龙现代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和九龙新城园区管委会牵头,联合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西彭镇等多部门单位,构建协同作战体系,攥指成拳,不仅破解了工期紧张、地质复杂等困境,并提前3日完成交付。

  九龙坡相关部门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帮企业“平事”?九龙坡人深知,产业转移的竞争,本质是营商环境的竞争。

  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九龙坡早已迭代“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企业服务码”“九久满意·亲清联盟”等机制,以政策精准滴灌、服务全程护航、要素高效保障,让“软环境”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硬引力”,让每一个落地企业都能感受到“九龙温度”、享受到“九龙效率”。并推行“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模式,针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组建由区级领导牵头的专项专班,统筹解决土地、能源、审批等问题。

  在产业政策方面,九龙坡区出台22项重大政策,从产业培育、技术创新、项目落地等多维度提供支持;在改革举措方面,推进创新招商模式、制造业亩均论英雄、申请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等18项重大改革,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在金融支持方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构建多层次基金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授信模式,实现从“看物”向“看人”、从“看抵押”向“看技术”、从“看当前”向“看未来”转变;在土地保障上,探索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建立产业用地保障基金,2024年以来为产业转移项目供应土地超2000亩。

  在“2024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九龙坡区位列西部中心城区前列,“企业服务码”“九久满意”等服务品牌成为全市标杆。正如入驻九龙坡的企业负责人所说:“九龙坡区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配套,更有‘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服务,这是我们选择在这里扎根发展的重要原因。”

  数说九龙坡>>>

  2025年1月-9月

  ●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10.5亿元,增速8.4%。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全市第6,中心城区第3,高于全市平均值(5.4%)。

  ●带动工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22.5%。

  ●工业投资增速16.3%、亩均税收增速25%。

  ●战新产值占比33.8%、增速8.9%。

  ●“248X”集群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43.4亿元、增长10.1%、占比93.4%,2个主导、4个优势、8个特色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6%、18.5%、15.6%。

  ●“X”个未来产业产值同比持平,其中氢能、智能家居、前沿新材料产值分别增长265.0%、99.3%、26.0%。

  ●新能源汽车、饮料产量分别增长22.3%、52.8%。

  ●铝材、摩托车产量稳居全市第1。

  刘钦 彭光瑞 肖雨 图片由九龙坡区招商投资促进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