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此外,重庆公安强化科技支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数字化应用场景,智能分析历史警情和高案发时段、部位等,精准指导巡防力量动态调整,推动防控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在新运行模式下,重庆公安对警情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全市九类街面警情同比下降43.4%,市民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查处打掉49个飙车团伙
针对市民关注的飙车扰民现象,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雪峰介绍,我市明确界定了“飙车炸街”违法行为及其处罚标准,先后确定对34条重点道路进行整治,近年来打掉49个飙车团伙,查处相关违法行为24万起;今年以来,全市“飙车炸街”警情、舆情同比下降8.6%、7.2%。
市公安局交管总队政委刘凡介绍,近年来,重庆细化明确了942种交通违法情形及对应处罚标准,较好地体现公安交管部门执法包容审慎、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基本理念,实现全城交通违法的“同违同罚”。
同时,重庆全面系统梳理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的行政事项,对行政实践中高频实施的9类45项行政许可、9项行政强制事项,逐一细化量化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和所需资料,进一步提升行政透明度和办事便捷性,让群众提交材料更清楚、行政审结时限更明确,以制度刚性遏制随意行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抓获涉“电诈”犯罪嫌疑人7000余人
电信网络诈骗也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犯罪之一。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政委冉义智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公安深入开展“拔钉”“断流”“雷霆”等专项行动,累计打击涉“电诈”犯罪嫌疑人7000余人。
同时,重庆公安将反诈宣传纳入“八五”普法重点,构建“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宣教体系。优化预警劝阻分级分类机制,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和141基层智治体系,实现市、区县、镇街、村社、网格五级联动。搭建数字化“行业治理平台”,快速封堵涉诈电话卡、网站,封堵数量从日均10万个提升至40万个,时效从24小时压缩至30分钟。
此外,重庆公安不断优化涉诈资金“止、追、返”工作机制,统筹开展统一止付追赃工作,自动追查诈骗资金转移账户。在“警快办”上线“资金返还一件事”应用,率先在全国实现资金返还全流程网办,受害群众通过线上提交返还申请,查询返还进度,增加执法透明度,已为4600余名群众返还资金2.3亿元,资金返还周期从66天压缩至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