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随着一批批协议签署、一项项成果落地,法治从保障经贸往来的工具,升华为区域共享的价值追求。
论坛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内法律法学界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国际法治合作平台、国际法律咨询服务平台。
论坛的演进历程反映了中国-东盟关系从经贸合作向法治协同不断深化,也见证了中国与东盟的法治合作正在从制度性交流迈向实质共建,为区域繁荣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正能量。
多元合作机制的“破局”
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了传统以国家为主体的法治合作模式,构建了“学术研讨+实务协作+成果转化”的多元合作机制。
在内涵上,合作从传统法学研究延伸至跨境犯罪治理、国际商事仲裁、数字经济法治、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兴领域;在形式上,通过联合编纂学术成果、共建咨询中心、举办专项研修班、培育法治人才等方式,推动民间法治力量深度参与。
这些创新举措使论坛成果切实转化为了服务区域经济融合的法治保障。如今,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在区域法治合作方面产出了一系列智力成果。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如通过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有效集约转化,组建了“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联盟”,联合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及东盟法律服务机构,打造起集商务促进、法律咨询、争端解决于一体的专业综合性国际平台,助力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合规化发展。
建成东盟区域国别法律数据库,收录了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司法判例、国际条约、法制信息等近30万条、主要成文法4800余部,成为全球唯一的集东盟国家法律数据库及查明服务系统为一体的智能化法律服务平台,累计为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查明服务上百次,成功协助办理泰国民族资产诈骗案、柬埔寨电诈案等跨境案件。
又如,设立中泰、中马等国别法律咨询中心,为出海企业提供法律查明与咨询、投资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商事争端解决等一站式服务;编纂出版系列实用法律成果,包括《东盟国别基本法律大全》编译丛书、《越南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东盟企业“走进来”提供精准法律指引,切实以法治保障区域经济合作走深走实。
不仅如此,法治人才培养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首创东盟高端法治人才博士(英才)学位班项目,先后有70多位东盟国家高端法治人才来到重庆攻读博士学位;后又于2018年与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合作,开启了首个国内高校赴柬埔寨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已成为中柬高等教育合作新范本。
亮点纷呈的“法治盛会”
将发布东盟国家基本法律大全等成果
本届论坛是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后在重庆举办的一场高规格涉外交流盛会,也是落实《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的具体行动。
论坛设置了三场分论坛——“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商事仲裁论坛”和“中国-东盟跨境犯罪治理论坛”,将围绕法学教育、商事仲裁、跨境犯罪治理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动各领域的法治合作与发展。
与此同时,将推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东盟国家基本法律大全编译丛书》,发布《东盟国际商事仲裁实务指引》《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发展报告》《东盟国家法治化营商环境报告(2025年度)》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典型案例。
此外,国际商事仲裁合作也将迈上新台阶。
据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论坛还将聘请一批国际商事仲裁智库专家和国际仲裁员,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论坛的持续成功举办,不仅对推动更高水平的法治重庆建设,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法治领域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为中国-东盟关系行稳致远筑牢法治根基。”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加大支持力度,建好用好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这个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进一步服务重庆开放发展,推动协议落实见效,提升交流合作水平,展示涉外法治成果。
组建力量搭建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论坛期间签署的协议、倡议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沟通,及时解决履行条约过程中的瓶颈障碍和难点问题。
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法治建设中的前沿问题,通过跨学科、跨国别的研究团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主动探索与东盟国家法学院的合作,实施师生互访、联合培养等项目,与东盟各国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区域法治交流合作水平。
借助历届论坛搭建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对外展示推广我国法治理念、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积极参与东盟国家法治建设,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主动寻求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等机构的合作机会,努力将“中国-东盟法治论坛”打造成国际化参与和多语种传播的权威性涉外法治交流平台。
“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如同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跨越地理界限,更连接不同法律体系,将制度差异转化为合作优势。
本次论坛必将推动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谱写出美美与共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