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就中科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重庆两年签订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2917个2025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在渝开幕全面学习领悟落实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政协优势作用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重庆首金推动陆海新通道从“物流通道”变“经济走廊”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习近平同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就中科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重庆两年签订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2917个
2025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在渝开幕
全面学习领悟落实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政协优势作用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重庆首金
推动陆海新通道从“物流通道”变“经济走廊”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发布

重庆两年签订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2917个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11月13日,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1月我市首次承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全市两年累计签订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2917个,达成合同金额11587亿元。

  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有1381个、合同金额9528亿元,这些项目聚焦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

  当前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重点产业项目集群式落地,产业链“补链强链”成效显著,经济与就业双向拉动,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锚定“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目标,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半导体等核心赛道,依托“产业大脑”系统精准谋划项目,引入一批填补产业空白、带动生态升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链式发展。

  当前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不仅带来直接投资增量,更通过“项目投产—产值贡献—就业带动”传导链条,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其中,从投资规模看,2023年签约的120个产业转移项目计划引入总金额2021亿元,目前投资到位率超70%,为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产业生态“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市通过承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不仅引进项目与资金,还实现“以项目带技术、以技术聚人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比如,来渝项目之一的三安意法碳化硅,引入国际领先的8英寸晶圆制造技术,带动我市半导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另一个来渝项目,苏州凌创带来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与长安、赛力斯等本地车企形成技术协同,推动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我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吸引了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回流和集聚,同时多所本地高校与转移企业合作,形成“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良性循环。比如,意法半导体通过与重庆邮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双方围绕校企人才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与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方向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关报道见3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