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这一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国家级平台的移交,使北碚成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主战场”,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其次是产业格局的优化。行政区划调整后,在市级层面的统一协调下,北碚有望与周边区域实现错位协同、链条互补的产业布局,协力构建一条贯通重庆北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
更大的发力点会落脚在文旅产业上。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绿肺”及天然生态屏障,北碚森林覆盖率超过50%,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尤其是“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缙云山样板”入选2024中国改革年度案例。而调整后的北碚,拥有缙云山、嘉陵江、统景温泉和新增的华蓥山资源,有利于推动践行“两山理念”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提质打造中心城区“生态花园”,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共同形成新的增长极。
因此,北碚的战略使命在于将“生态颜值”和“人文气质”系统转化为发展优势,用实干诠释“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利用科创优势与集聚要素上转化重大机遇
要将这些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实绩,需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放大特色优势。
信心来自更高层级的定位:北碚不仅仅是重庆“后花园”,还是向北开放的“桥头堡”、科学城北向拓展的战略支撑和功能互补区。
信心也来自实实在在的支持:市发改委明确表态,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支持北碚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融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优势又有哪些?一是北接川东北经济区,南接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区位空间优势;二是汇集西南大学等3所知名院校、13个重要科研院所和3名“两院”院士的科教人才优势;三是坐拥缙云山、嘉陵江、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等丰富的生态人文优势;四是民营市场主体近7万户的民营经济优势。
如何化优势为胜势?市里也给出了明晰的路径:
深度释放西南大学等在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协同联动,加快构建一批高能级高水平的产业创新综合体;
深化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缙云山样板,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做优做亮现代都市农业,全域建设美丽乡镇、巴渝新村;
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发展民营经济、深化数字重庆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形成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
……
蓝图已铺展,征途已开启。随着市级层面在交通、产业、民生等领域支持政策的陆续落地,北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缙云山与嘉陵江,将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新生。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担当的中心城区“北部门户”,正从宏伟蓝图加速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