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集团内容精品生产多点开花
第005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重报集团内容精品生产多点开花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市12件作品获奖创历史新高 重庆日报7件作品获奖,彰显主流媒体变革推动融合创新发展成果
重报集团内容精品生产多点开花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王祥 李凤兰 卞立成

  一等奖

  新闻直播

  大道同行|集装箱里看陆海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5周年开箱联动直播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5周年之际,由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发起的此直播,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过的枢纽港口为探访重点,巧借“开盲盒”概念,将镜头对准集装箱,让网友们随记者在各枢纽港口“云开”集装箱“盲盒”,5小时的直播串联起通道20多个点位,直观呈现通道开放故事,是地方主流媒体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

  二等奖

  重大主题报道

  世纪伟人 从这里出发

  ——今天,我们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作品聚焦邓小平同志“两次从重庆出发”,以改革为主线,讲述改革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作品既是缅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更是回溯改革开放的原点初心,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汲取继续深化改革的前行力量。角度巧妙,策划精心,呈现新颖,制作匠心。

  二等奖 新闻专题

  装得下公文包 也容得下背篓 重庆“背篓专线”:一场民声与民生的“双向奔赴”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所以会出现独特的“背篓专线”。这条专线最初有争议,报道深入采访轨道管理方、乘客、菜农等,展现相关部门治理之道、市民包容声音、菜农增收致富等情况,全景展现重庆在城市治理中的典型经验。重庆“背篓专线”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

  二等奖 新闻摄影

  “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巴丹吉林沙漠西缘试验成功

  重庆交通大学科研团队自2016年起,在内蒙古、四川、新疆等地开展“沙漠土壤化”试验,将沙漠改造成可让植物生长的土地。记者从2017年开始,多次深入中国各大沙漠,用笔和镜头记录了“沙变土”试验全过程,积极宣传这一为沙漠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径的试验,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

  三等奖 评论

  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

  2024年4月前后,一个网名叫“胖猫”的年轻人在重庆跳江身亡,之后,他与女友之间的私人情感纠纷,演化为一场侵犯隐私的大型网络暴力,并衍生成人身攻击、地域黑、威胁人身安全等社会问题,撕裂社会互信、带偏网络舆论。文章根据权威事实,说清因果缘由、孰是孰非,始终坚持“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的观点,对全网舆论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稿件被全网数十家媒体转载。

  三等奖 系列报道

  辉煌75周年:肝胆相照共圆梦

  重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重要实践地、我国民主党派的重要发祥地,统战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报道深挖重庆统战文化资源,透过25件珍贵历史文物,以主流媒体+专业人士视角,向世界讲好中国多党合作精彩故事,其中多件重要文物是首次公开报道。同时,系列报道用数字化赋能,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让历史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三等奖 融合报道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山河如愿 看今日之可爱中国

  作品以烈士遗愿角度具象讲述新中国75年来辉煌成就。烈士们当年的愿望吃饱穿暖、交通便利、荒沙变园林……如今都成为现实。作品以今日中国告慰先烈,同时展现新时代人民心愿,展现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作品以互动视频为载体,用户可沉浸在烈士视角跨时空看盛世,让新中国的盛世图景更可知可感。

  11月5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重庆市有12件作品获奖,创历史新高。

  我市获奖的12件作品中,重庆日报有7件(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数量在全国省级党报中位居前列。7件获奖作品分布在7个类别,体现出作品体裁的丰富性。这正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让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生动答卷。

  这些获奖作品,既是新闻工作者扎根一线、深耕调研的生动见证,更是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鲜活注脚。它们以笔为犁记录城市变迁,用镜头捕捉发展脉动,既彰显了新闻人锤炼“四力”、心系民生的职业担当,更以高质量内容凝聚共识、激发动能,成为现代化新重庆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为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力量与舆论支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7件获奖作品映精品创作初心

  过去一年,重报集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新闻主责、深耕传媒主业,不断提升媒体“四力”。

  重庆日报此次获奖作品包含新闻直播、新闻专题、新闻摄影、重大主题报道、评论、系列报道和融合报道7个类别。虽体裁各异,但均离不开对精品内容的孜孜追求。

  其中,一等奖作品新闻直播《大道同行|集装箱里看陆海——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5周年开箱联动直播》,提前半年策划,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出台5周年之际推出。二等奖作品新闻摄影《“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巴丹吉林沙漠西缘试验成功》,摄影记者持续关注9年,20多次进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等地拍摄。

  重庆日报充分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二等奖作品新闻专题《装得下公文包 也容得下背篓 重庆“背篓专线”:一场民声与民生的“双向奔赴”》,聚焦全国出圈的“背篓专线”。起初,这条专线也伴随着质疑声。为阐释“民生为大”理念,团队连续多日凌晨两三点前往镇上,等着和菜农们一起乘轨道交通,有力回应质疑,展现城市开放包容、治理有方。同样,三等奖作品《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在“胖猫”舆论事件中,评论员从“后卫”变“前锋”,让官媒声音穿透舆论场层层迷雾。

  围绕重大主题报道,重庆日报也收获颇丰。重大主题报道《世纪伟人 从这里出发——今天,我们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获二等奖;系列报道《辉煌75周年:肝胆相照共圆梦》、融合报道《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山河如愿 看今日之可爱中国》获三等奖。

  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新重庆客户端获5个奖项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主战场在互联网、在移动端。

  过去一年,重报集团深化改革,在原重庆日报客户端和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基础上,迭代升级新重庆客户端,并于2024年3月焕新上线。其定位为重庆权威官方新闻客户端、重庆重大新闻首发平台,实施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运营一体化统筹,努力打造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一流新型主流媒体。

  在此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重庆客户端不负众望,在重庆日报此次获奖的7件作品中,有5件出自新重庆客户端团队,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迭代上线才一年多的新重庆客户端,为何能有此佳绩?答案或许可以用团队正在打造的“突突融媒工作室”的使命来概括——在融合中突破,在转型中突围。因单位地处同茂大道,团队建立了“同茂8点半”机制,即每周四晚8点半,团队集中进行线上学习。凭借自觉的学习能力和高效的战斗力,精品内容生产观念已经深入团队骨髓。

  这个年轻的团队有着精品创作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坚持重点选题提前策划机制,注重选题挖掘,尤其是立足全国,挖掘本地优势选题资源,并通过丰富的融媒体手段创新性地呈现新闻报道、融媒体作品。在制作上精益求精,“死磕”到底,对每一件重点作品,都秉持着新闻人的“匠心”反复打磨,每一句文案、每一帧画面、每一首音乐都尽量做到没有遗憾。

  新重庆客户端团队成员曾连续10多年2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与这样的机制不无关系。

  以轻骑兵工作室撬动全媒体建设

  锻造勤学习能战斗的人才队伍

  在重庆日报,如“突突融媒工作室”这样的内容精品生产“轻骑兵”还有多个。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为了激活一池春水,重报集团进一步增强新媒体核心竞争力,重构栏目频道,优化平台渠道,构建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集团新媒体矩阵。在重庆日报,就成立了“突突融媒工作室”“重庆瞭望工作室”“理响青年工作室”“人民来信工作室”“新视界工作室”等轻骑兵工作室,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锻造勤学习、能战斗的人才队伍。

  此次获奖的7件作品,除5件出自新重庆客户端的“突突融媒工作室”外,另外两件分别出自以热点事件、舆论引导为主打的“重庆瞭望工作室”和以摄影、视觉为主打的“新视界工作室”。

  各个工作室都努力学习,努力突破。“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此次重庆日报一次性获得7项中国新闻奖,正是系统性变革带来的融合创新发展成果。”相关负责人称,未来将持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我市其他媒体 获奖作品介绍

  一等奖 消息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沐光而行到成为光 那个“山坡找网女孩”今天毕业了》

  作品以“小切口”讲好民生“大故事”。2020年,云南女孩范天兰在海拔2500米山坡寻信号备战高考的坚韧感动全网;2024年,她以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铿锵发言,再度引发广泛关注。记者敏锐捕捉线索,首发消息报道,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品一经发布,便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突破千万。

  等奖 重大主题报道

  重庆广播交通频率《人民路上为人民》

  作品是由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广播交通频率等71家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主题报道,以各地“人民路”为载体,通过“地标+人物+故事”的叙事方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尊重人民、服务人民的历程。其中“重庆篇”聚焦渝中区人民路,揭示以“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推动生活巨变的“蝶变密码”。该报道于2024年8月1日播出后,全网点击量达2.2亿,并出版同名书籍。

  二等奖 重大主题报道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歌“西”望 盛世芳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5周年》

  2024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5周年,也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重大战略部署第五年。作品以时代发展为脉络,将宏大主题融入超级工程,揭示工程与民众生活的联结。采用“微观实拍+宏观建模”技术,结合三维动画,打造可触可感的视觉盛宴。作品发布后引发网友广泛共鸣,全媒体传播量突破千万次。

  三等奖 舆论监督报道

  第1眼TV《今日关注:新换的燃气表》

  2024年初,重庆市“新换的气表跑得快”等传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日关注》栏目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调查,协同市场监管、计量检测等权威部门检测气表,分析燃气组成成分。推出的全网首篇权威报道,精准回应公众疑虑,准确揭示问题根源,推动成立跨部门联合调查组,对涉事企业严肃问责,清退违规收费,让相关管理制度优化完善。

  三等奖 系列报道

  重庆之声《长征的力量》

  在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重庆之声联动长征沿线15家省级新闻广播携手推出系列报道《长征的力量》,通过历史纵深感的细腻叙事和观照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报道,奏响伟大长征精神的传播强音。《红军过境处 遍地幸福花》,以1935年红一军团8000将士过境綦江石壕镇,留下20余处遗址与军民鱼水佳话为主线,生动呈现90年来,当地群众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以红色基因滋养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展现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与现实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