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个月的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肯定办不成了,没想到打个12333,很快就有人上门来办!”近日,家住大渡口区的退休人员万女士难掩感激。原来,万女士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认证,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现场,她拨通12333求助后,社区工作人员便主动上门帮其认证。
这高效便捷的服务,正是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国首创的“12333电话办事系统”带来的民生温度——市民打电话即可直接办理社保基本信息修改、社保卡信息修改、社保卡挂失、社保信息查询等业务。
此外,平台还上线“预约办”“上门办”等创新服务,向来电群众提供主动、精准、智能的人社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市民打造触手可及的“人社办事管家”。
全新上线新平台
首批覆盖14项业务
12333是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群众设立的统一公益服务号码,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办事指南、信息查询、接收投诉举报、开展社会调查等服务。重庆12333咨询服务热线累计为群众提供人力社保电话咨询服务4306万余次,综合接通率达86.4%。
市人力社保局在此基础上创新突破,在全国首创12333电话办事系统——该系统不止于解答疑问,更能为来电群众提供主动、精准、智能的人社服务,真正实现办事功能,简单业务可直接办理,复杂业务能预约办理,特殊群体还能享受上门办理服务,将业务范围拓展为“直接办”“预约办”“主动办”三大类。
直接办理事项包含社保基本信息修改、社保卡信息修改、社保卡挂失、社保卡密码修改(第二代社保卡)、社保信息查询、待遇资格认证查询、档案存放点查询。
预约办理事项包含异地工伤就医报告、失业登记、就业登记、档案的接收和转递、境外就业和对外劳务合作人员换发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申请、遗失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补发申请。主动服务事项包含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该系统首批覆盖城保领待人员信息维护、异地工伤就医报告等14项业务,实现简单业务直接办理、复杂业务预约办理、特殊群体上门办理,形成“需求分析—业务办理—反馈评价—跟踪督办”的闭环管理。
从“跑腿”到“指尖”
人社服务事项最快可“秒办”
张女士的养老护理员五级证书存在信息错误,性别显示为男性,急需补办却不知如何下手。拨通12333热线求助后,工单快速流转处理,当天下午便完成办结。
工作人员及时联系张女士告知信息已修改,还通过邮寄方式将更正后的证书送达,全程无需张女士跑一次腿。
12333系统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通过“12333电话办事系统”构建起全链条服务闭环。
比如,“直接办”通过电话身份验证后即可秒办,电话里直接办结,省去排队等待的繁琐流程。“预约办”通过系统推送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告知所需材料,预约时间、地点后前往经办窗口办理。“主动办”主要针对高龄、残疾等特殊群体,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进行上门服务。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平台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工单智能分配、办理进度实时追踪。从服务层面来看,平台打破层级壁垒,构建起市、区县、镇街人社联动机制,避免群众“多头跑”,各级经办机构在收到需求后5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来电群众,并将办理结果提交至平台,确保服务“不落空”。
从“热线”到“管家”
打造“智慧人社”新生态
“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通过“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平台运行期间,直接办理业务平均耗时从30分钟缩短至2分钟,上门服务覆盖人群将超10万人次。
数据统计显示,重庆市12333热线自开通以来,已为群众提供电话咨询服务4306万余次,其中人工服务779.8万余次,群众满意率达99.9%。
“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服务场景,探索与多部门数据互通,让12333成为市民身边的‘全能生活助手’。”重庆市人社局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真正实现人社业务电话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