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上线全国首个数字分保平台小雨点 构建“机制+科技+教育”三位一体模式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第010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上线全国首个数字分保平台
小雨点 构建“机制+科技+教育”三位一体模式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合全国担保资源 共筑西部金融中心新生态
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上线全国首个数字分保平台

  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数字分保平台启动仪式

  重庆三峡担保集团分保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时代浪潮,奔涌不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既是国家优化金融格局的大战略,又是担保行业锚定航向的新坐标。

  10月29日,一场以“聚合全国担保资源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主题的盛会,吸引了全国49家省级担保机构、市内34个区县政府和21家国企民企代表齐聚山城,共同见证全国首个数字分保平台的诞生。

  这一平台的发布,不仅是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以下简称“三峡担保”)以改革绘就的生态重构蓝图,更是重庆瞄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打通金融与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的战略破局,标志着担保行业从“单点模式”迈向“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协同赋能”的共同体时代。

  破局

  数字分保开启担保协同新篇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担保则是连接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然而,地域壁垒与信息孤岛长期制约着担保资源的全国优化配置。

  三峡担保发布的数字分保平台,正是为打破这一壁垒而生。区别于传统分保的“个案协商、线下对接”模式,该平台以“标准化、产品化、数字化”为内核,集成数据归集、智能匹配、风险监测等功能,彻底打破地域与信息壁垒。

  对全国担保机构而言,这是一条“增信入渝”的直通车——无需在渝设立实体机构,通过平台即可筛选项目,共享重庆市场机遇;对重庆市场主体而言,这是一根金融“活水”的引水管——全国担保资源集聚,缓解中小企业、重点产业的融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各区县政府展现出强烈的市场意识与开放姿态,深度融入平台生态构建。在平台筹备与发布过程中,多个区县积极组织区域重点项目推介,系统梳理辖区产业规划与企业融资需求,主动为全国担保机构“走进重庆”铺设通道、搭建桥梁。

  在大会现场,永川、江津、大足、秀山等多位区县负责人登台发言,精准推介本地优势产业与重点项目,展现出地方政府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坚定决心与务实行动。

  平台首批上线的164个项目中,覆盖了全市14个区县,正是一体联动、高效协同的生动体现。各区县不仅主动“引资源入渝”,更积极“促资源落地”,与担保机构共同守住“最后一秒钟”的流动性安全,实现全国资源与区县沃土的有效嫁接,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夯实区域根基。

  数据显示,首批推出分保项目总规模达229亿元,覆盖重庆14个区县并辐射全国11个省份。截至大会当天,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额550亿元,达成意向分保金额124亿元。

  “我们期待与同业伙伴真正实现信息共享、能力共建、优势共融、合作共促,共同把重庆的市场做大,把担保的生态做活。”三峡担保业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说。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平台推动担保行业从“单打独斗”迈向“生态共建”,让“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风控智慧落地,让“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行业愿景照进现实,为担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根基

  整合蝶变铸就行业龙头新实力

  数字分保平台的底气,源于三峡担保自身的“脱胎换骨”。今年3月,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三峡担保为主体,整合市属兴农担保与进出口担保的改革正式启动。

  这场力度空前的整合,旨在凝聚分散优势,打造一个资源集约、战力统一的担保行业旗舰,以更强的核心功能服务区域发展大局。

  改革之路,考验智慧、定力与担当。三峡担保集团党委秉持“行胜于言、实干为要”的工作理念,大力推动管理体系一体化重构,建立中后台拉通考核机制与事业部赛马比拼模式,多措并举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深刻转变,为释放聚合效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合的成效体现在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跃升。截至2025年9月末,整合中的“新三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集团合并总资产达398亿元,净资产259亿元;累计担保总额突破1.42万亿元,在保余额2505.25亿元,规模与实力稳居全国担保行业第一梯队。

  集团的整合蝶变,其战略意图远不止于自身体量的扩大。“新的三峡担保希望通过分保合作机制,让全国担保机构走进重庆,共享市场、共同展业、共管风险,构建协同发展的行业新生态,让行业生命力更加坚韧,成长更加健康。”三峡担保相关负责人表示。

  使命

  服务发展彰显担保力量新担当

  担保的生命力源于对区域经济的深度适配。重庆这片金融沃土,为担保行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发展机遇。

  为何是重庆?从战略定位看,重庆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与“416”科技创新布局落地,带来了旺盛的金融需求;从行业环境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与全要素市场,为担保机构提供了创新、成长的空间——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担保行业发展的“重庆土壤”。

  在此背景下,三峡担保精准定位,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项目新增担保分别达725亿元、847亿元、1046亿元,在保余额分别为1349亿元、1677亿元、1985亿元;

  在支持民营经济上,1-9月服务民营企业新增担保388亿元,在保余额195亿元,通过分保模式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门槛。

  这份担当,还体现在对“担保本质”的坚守上。三峡担保始终秉持金融为民初心——累计减费让利超23亿元,智慧保函平台为全国超2万家中小微企业节省保证金850亿元,让“增信”真正成为“减负”。

  未来

  深耕沃土绘就协同发展新图景

  数字分保平台的成功上线,标志着担保行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站在新起点,三峡担保与全国同业的“双向奔赴”空间广阔。

  平台所构建的“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扩展性强”的数字基座,以及“信息共享、能力共建、优势共融、合作共促”的协同机制,为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提供了坚实的实现路径。

  这不仅是对合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更是对行业内核的深度重塑:着力实现“加担保”向“用担保”转变,真正发挥其“稳定器”与“减震器”的核心功能。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三峡担保将秉持开放、协同、共享理念,通过服务模式创新,优化平台功能,着力打造更具包容性与成长性的协同生态圈,不断增强聚焦主责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协同共生的理念成为共识,当全国资源与重庆机遇深度融合,一幅波澜壮阔的金融新画卷正在西部大地徐徐展开。

  羊箫 图片由三峡担保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