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
标签信息是假的,检测报告也是假的……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在售床上用品“高端四件套”存在以次充好等问题。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床上用品“四件套”存在以次充好问题,宣称的“A类母婴级”“高支高密度”实际是忽悠消费者的幌子。
据介绍,浙江一家家纺市场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对部分商户的在售“四件套”进行了10个批次的抽检,检测数据显示,有6批次产品虚标支数:比如某标称180支的长绒棉磨毛“四件套”,实测经纱为38.6支、纬纱为61.4支,远没达到标定要求。
“作为衡量家纺品质的关键指标,支数直接影响面料的品质、手感和用途。”浙江省宁波市一家纺织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支数数值越大,代表面料越细腻、手感越柔软,相应地对工艺要求就越高,价格也更高。
据了解,百支以上属于高端产品,市场上售价不菲。“像160支的床上用品,织造难度很大,市面上流通的量并不多。如果一款160支的产品价格卖得比较低,就要注意存在虚标、造假的可能。”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80支跟100支纱的价差在1万元/吨,不同支数的“四件套”,成本相差很大。
在线上直播间,“120支长绒棉”“百分百全棉磨毛”的话术搭配“破价福利”“流量换成交”的诱惑,让不少人对“高端四件套”心动下单。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部分商家随意粘贴合格标签并提供虚假报告,在家纺行业中并不少见。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今,部分工厂和辅料店不仅提供虚假信息标签,还能出具带有伪造二维码的检测报告,“标签-报告-包装”一条龙造假。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平台、专业市场审核不严,助长以次充好的家纺产品在直播间上线或在市场流通。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说,网络直播平台本应对入驻商家资质及宣传内容负有审核和监督责任。但在实践中,平台可能“只收佣金不担责任”,对主播的虚假宣传话术未能进行有效管理。
违法成本低也是家纺市场部分商户长期违规贴标的重要原因。根据产品质量法,虚假标注最高处罚金额仅为货值三倍,相较于不同支数产品间几倍价格差所产生的利润空间,威慑力明显不足。一名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便个别消费者发现问题,也常常因为投诉流程复杂、耗时耗力而选择放弃。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已对“高端四件套”以次充好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于“高端四件套”以次充好问题,各方认为,需多方协同发力根治家纺行业乱象。
(据新华社杭州10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