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三是着力解决“上普通高中难”。一方面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扩容行动,“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普通高中学校26所,新增学位6万余个,持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另一方面拓宽升学路径,在48所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为学生提供“普职融通”的成长通道,让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累计输送人才185万人
“十四五”期间,重庆高校已成为企业人才供给的“主力军”,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185万人。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两所高校的5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达83个,重庆大学工程学成为西部地区高校首个进入前万分之一的学科。新增两所职业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同时,高校已成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高校年均承担科研项目约2.5万项,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立项达1100余项,国家级科研平台增至43个,专利转让与许可数量从450余项大幅提升至2200余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5%以上布局在高校,高校牵头获得的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市70%以上。
重庆还大力实施“教育强市区县行”活动,累计服务企业3300余家。“留学重庆”成为首批全球推广品牌,持续推动优质职教资源、认证标准、技能人才全面“走出去”,“职教出海”项目覆盖50余个国家和地区。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88%
“十四五”期间,我市大力推动职教改革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迭代更新同频共振,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就业有底气、升学有希望”的选择。
一方面,突出产教融合,产教供需对接更紧密。目前,全市已累计认定各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6个、备案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2个,建设市级职教集团、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双基地等362个,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88%。
另一方面,突出贯通培养,成长成才渠道更通畅。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纵向贯通体系,全市中职学校有125所、高职专科46所、职业本科3所,在校生104.5万人,设置专业点近3300个,基本覆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五年来,全市职业院校年均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超30万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24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