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在坪阳村,刘繁生购买了手机话费套餐,在家里安装了光纤宽带和监控设备。现在,他外出时能用手机查看家里孩子和父母的情况。在家里,能随时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视频通话,没事时用手机看新闻、购物,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新鲜事,“如今的生活更丰富、更有趣了!”
网络建设,也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数字动能”。
前段时间,坪阳村计划修建排水沟,需征求村民意见。村干部在微信群里一说,村民很快就回复了,当天就启动修建。
“以前,村里通知村民开会,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通知,费时费力。”坪阳村党支部书记罗洋说,现在,村里5个组都建了微信群,实行网格化管理,惠民政策、开会议事等,网格员在群里说一声,大家立刻就知道了。
森林防火也更高效。过去,坪阳村森林防火主要靠人工巡林。因巡林范围大、盲点多,很难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如今,当地林业部门打造了监控平台,在村里安装了监控设备,一旦监控到火灾苗头,平台立即把信息发送到手机端,网格员接到信息能及时赶到处置,保障森林安全。
打通销路,山村农产品卖向全国
网络畅通,更帮助村民打通了农产品销路。
多年来,刘繁生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销售柑橘。2019年前,他种植了约20亩柑橘。每到收获季节,他就拜托亲朋好友帮忙推销,或者把柑橘运到50多公里外的县城去卖,“每年都有不少柑橘卖不出去,眼睁睁看着烂掉,心疼啊。”
有了5G网络后,刘繁生紧跟电商潮流,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推广销售柑橘,逐渐有了销路。2020年,他不仅把当季柑橘都卖了,卖价还比以前高。
尝到了甜头,2021年,刘繁生扩大了种植规模,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0亩;2024年柑橘产量增加约50%,收入同比增长近1倍。
“网络帮了大忙,我经常把柑橘的视频发到网上,很快就有外地客商联系订货。”刘繁生笑着说,“今年柑橘产量比去年还高,不愁销路!”
罗洋介绍,该村已有几十户村民加入网销农产品行列,土鸡蛋、水果、蔬菜、红薯粉、腊肉等土特产走出山村,卖到了全国各地。
“村里打算引导更多村民改变销售模式,把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全过程拍成视频在网上展示,吸引更多消费者放心购买。”罗洋说。
冉茂仙也享受了“网络红利”。去年油茶采摘期,外地买家通过她拍的视频联系订货,油茶果没多久就卖完了。“山里人的日子更有盼头了!”冉茂仙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的油茶果马上要开卖了,我相信也能很快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