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防非打非“主动仗” 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第004版:央地协同合力 推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走深走实
上一版 下一版 
打好防非打非“主动仗” 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打好防非打非“主动仗” 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向环卫工人宣传防非知识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为老年群体普及防非知识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惠农通”金融知识课堂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金融知识“小”课堂开课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事关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大局,既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长期以来,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始终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重庆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的指导下,以全面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主线,面向农民、老年人等重点易感人群,聚焦风险多发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防非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山城百姓“钱袋子”、维护社会稳定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面向重点人群 让防非知识入脑又入心

  由于金融知识相对匮乏、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农民和老年人等群体往往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主要目标。农行重庆市分行深知,提升这些群体的防非意识和识别能力,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关键。为此,该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力求将防非知识以最通俗易懂、最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受众。

  在农村地区,农行重庆市分行充分利用“惠农通”服务点遍布乡村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防非宣传的前沿阵地。工作人员定期在服务点举办“金融知识小课堂”,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为村民们讲解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手段和防范要点,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了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

  除了线下课堂,农行重庆市分行还积极借助线上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该行制作的“狄仁杰探案”系列动画短剧,以及开办的“金融知识万里行”栏目,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送给广大农村用户。“这些短视频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关注和点赞,让防非知识在乡村迅速传播开来。”农行重庆市分行负责人说。

  对于老年群体,农行重庆市分行则将宣传阵地延伸到社区和老年活动中心。据悉,该行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防非知识进社区”活动,为老年人送上定制化的防非宣传服务。在活动中,工作人员不仅耐心讲解金融知识,还特别针对老年人容易遇到的“养老骗局”进行深度剖析。如,针对一些不法分子以“养老公寓”“保健品投资”为幌子,骗取老年人养老钱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老年人亲身感受诈骗场景,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多亏了农行的宣传,让我这个老太婆没有上当受骗,保住了养老钱。”家住南川区的张奶奶感激地说。不久前,张奶奶参加了在南川某宾馆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的超级工程项目投资讲座,经不住高收益高回报的诱惑,准备“投资”5万元。就在她准备前往银行转账时,看到了农行重庆市分行在社区张贴的防非宣传海报,想起该行工作人员讲解过的类似诈骗案例,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骗局,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

  做强农村经济 让金融为民走深又走实

  “只有农村经济强了,农民腰包鼓了,才能从根上抵御非法金融的侵蚀。”农行重庆市分行深知,发展是最好的“防非剂”。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该行以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通过一系列助力“三农”的举措,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素养,为农村地区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非屏障。

  在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农行重庆市分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农村特色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奉节县的柑橘种植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许多果农面临着发展瓶颈。农行重庆市分行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为果农们量身定制“惠农e贷”产品,帮助他们解决了资金难题。有了农行的资金支持,果农们不仅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柑橘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农行重庆市分行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在偏远山区,许多村民过去办理金融业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前往县城,极为不便。农行重庆市分行设立的“惠农通”服务点,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取款、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业务,有效减少了他们与非法金融机构接触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农行重庆市分行还注重加强对农村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等“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规范财务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短缺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获悉企业需求后,农行重庆市分行不仅为其提供了信贷支持,还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梳理和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凝聚多方合力 让联动协作见行又见效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协同配合。农行重庆市分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形成了强大的防非打非工作合力,共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在信息共享方面,农行重庆市分行与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市公安局等建立了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互通非法金融活动线索、风险预警信息等,形成“发现-研判-处置”的快速响应闭环,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近日,农行重庆大足五星大道支行就通过这一机制,成功阻断一起非法集资案件,为客户挽回巨额损失。

  据悉,该支行工作人员在发现一客户急于向新疆某投资公司转账16万元,且对转账用途含糊其辞,交易行为异常后,凭借敏锐的风险意识,初步判断该客户可能卷入一起非法集资骗局,随即与客户反复沟通。经了解,这名客户多次参加该“投资公司”在大足区“办公点”的投资宣讲会,已签订投资协议,正准备划转投资款。为避免客户财产受损,该支行员工结合防非知识和诈骗案例,反复向客户拆解非法集资套路,最终帮助客户认清骗局,放弃转账。同时,支行第一时间将相关线索反馈至公安机关,助力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成功破获该起非法集资案件,守护了更多群众的财产安全。

  在强化风险处置的同时,农行重庆市分行还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防非宣传活动,结合不同群体创新宣传形式,让防非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在今年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期间,分行辖内各级分支行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防非知识;针对养老、投融资、涉农、市场零售、文旅等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网点优势,通过营业厅展板、自媒体视频公开非法金融活动行为特点,利用LED门楣灯箱不间断滚动播放防非警示标语,扩大宣传覆盖面。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防非打非的良好氛围,农行重庆市分行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各类防非主题创作与竞赛活动,提升防非宣传影响力。2025年,在防非打非标识设计征集活动中,该行共投稿4幅LOGO设计作品,获评金融机构组优秀组织奖,下辖沙坪坝支行和荣昌支行创作的标识获得最佳人气奖;积极参与防非打非微视频作品创作,共报送12个作品,下辖合川支行《白手套》获金融机构组三等奖;发动辖内机构组织员工参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答题团队竞赛”,部分营业机构在厅堂邀请热心群众共同答题,普及防非打非知识,推动形成全民防线。

  完善机制建设 让风险防控落实又落细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内部管理是关键。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注重从内部管理入手,建立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机制,以科技赋能、以考核加压,持续筑牢风险防控的堤坝。

  建立健全风险监测体系是关键一环。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客户资金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交易线索。通过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一旦交易数据触发预警,系统将自动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和处理。这种智能化的风险监测体系大大提高了风险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提高员工防非意识和业务能力是重要举措。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定期组织开展防非打非专题培训,邀请监管部门专家、法律专业人士等进行授课,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非法金融活动的新特点、新趋势。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到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掌握防范和处置的方法和技巧。

  在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方面,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对于高风险客户,采取更加严格的风险管控措施,如加强交易监测、限制交易额度等,有效防范非法资金通过银行渠道流转。

  通过精准宣传引导、助力“三农”发展、协同政府共治以及完善内部机制,农行重庆市分行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成绩斐然,成功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金融安全防线。未来,该行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扎实举措织密织牢金融安全网,为维护重庆市金融秩序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徐一琪 图片由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