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丰都工业园 |
 |
古法制作三和榨菜 |
 |
恒都牛肉生产线 |
 |
丰都麻辣鸡 |
 |
榨菜基地 |
 |
工人对藠头进行切削加工 |
今年上半年,丰都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交出亮眼“期中答卷”:在市级食农产业赛马比拼中,综合排名稳居渝东北第1、全市第5。1—8月规上产值达35.2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投资超9亿元、增幅77.6%,全年预计实现62亿元产值、21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80%。
是什么让丰都食农加工产业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源小幺麻辣鸡”斩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到三和榨菜出口量全市第一、明富藠头远销日韩,再到恒都牛肉筑基产业链、红心柚大健康项目加速推进……“丰收之都”区域公用品牌持续赋能;叠加“主管部门+协会+民企”协同机制、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保税仓库等平台助力,丰都正以补链强链、招大引强为抓手,推动食农产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加速迈进。
丰收之都“出海记”
打造食农优品闯全球 物流通道赋能破疆界
在高家镇的明富实业厂区,不起眼的藠头经过低盐发酵、杀菌灌装,变身国际商超的“网红罐头”。甜酸藠头、泡椒藠头、盐渍藠头等多个系列产品,漂洋过海卖到东南亚、日韩甚至欧洲。2024年,企业年出口藠头近3000吨,创汇超2000万元!
“从原料出口到即食成品出口,售价翻了几倍!”企业负责人道出升级关键——打造1300亩标准化基地,遵循国际标准生产甜酸、泡椒等多系列产品。2024年,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藠头通过“江海联运”直达全球,出口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20%,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
藠头只是丰都众多“出海”的农产品之一。例如丰都的榨菜,便颠覆了很多重庆人的常规认知,其“出海量”常年位居重庆区县的榜首。
作为丰都榨菜出口的领军者,重庆丰都三和实业有限公司已开启出海之路二十多年,2024年出口量达8000多吨。其秘诀在于“传承中创新”,针对不同国家口味定制产品——与韩国三星集团合作研发韩式甜酸榨菜丝,签下近800万元订单;出口日本的火锅榨菜上架即热卖,单季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凭借无可挑剔的品质与独特风味,三和实业研发出20多个深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多国民众喜爱的榨菜产品,成功征服了世界食客味蕾,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香饽饽”。
丰都农产品“出海”的增长,离不开物流体系的强力支撑。丰都从体制机制建设、模式创新、通道运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铁路网络不断拓展,渝利铁路通车,渝万高铁丰都段建设有序推进;公路网络持续织密,多条高速公路建成或获批;水路优势充分发挥,水天坪码头一期竣工,多式联运班车和码头开航,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让丰都产品能够更快捷地走向世界。
目前,丰都县已经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和挂港开航,丰都和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可以通过12.5米的长江深水航道和高速公路两种方式到达果园港,实现“江海联运”,减少物流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2024年,全县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3.4亿元,同比增速87.5%,其中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外贸货物达126标箱。
丰收之都“成长记”
“信用+智管”破信息壁垒 “政策+专班”护企业成长
为了抓好“丰收之都”食农产业的核心引擎,丰都以精准化主体培育为抓手,通过“信用+智管”赋能、政策体系筑基、骨干企业领航、政企协同破题,为麻辣鸡、香葱、牛肉加工等特色食农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加工端活力持续迸发。
在精准培育“准升规”主体上,丰都率先在全市搭建“政务·企业入统升规智管”应用,打通财政、税务等27个部门数据壁垒,归集企业应税销售、原料采购等信用数据817万条、4503.2万项,构建企业全息档案。依托营业收入、信用状况核心模型,系统可自动锁定企业;叠加“守信激励”机制,信用B级以上的加工等企业,凭承诺书即可替代营业执照、纳税申报表等要件,申报时间缩短60%、材料减少40%,大幅降低食农企业升规门槛。
在筑牢主体培育政策土壤上,丰都对照全市政策框架,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人才、流通、政策“五位一体”要素保障体系,精准破解食农企业“政策扶持不聚焦、落地难”等痛点。针对产业发展关键需求,强化园区用地、企业发展用地、农用设施用地的空间规划与指标保障,为麻辣鸡加工集群、香葱精深加工基地等食农产业载体建设提供支撑。
在领航骨干企业壮大上,丰都聚焦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食农企业,推行“一企一策一专班”服务模式,为牛肉加工、榨菜出口等企业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指导。通过建立“问题—任务—措施”清单,限时解决企业发展堵点,同时每月举办“茶叙日”政企对接会,2024年以来已协调解决食农企业用地、用能问题27个,企业满意度达95%,让骨干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雁”。
在强化主体培育要素供给上,丰都用活财政专项资金与金融工具:县属国企与牛肉加工企业合作代采原料近2亿元,支持贷款贴息项目1313个,帮助企业节约资金600余万元;推动300余家麻辣鸡企业与头部物流企业达成协议,运输成本降低37.3%;引导诚梵等4家麻辣鸡企业资源整合,预计全年产值达5000万元、同比增长150%,实现“小散弱”向“集聚强”转变。
今年1—8月,丰都食农领域新增规上企业1家,3家企业达到升规条件,全年预计升规7家,持续壮大的市场主体正成为“丰收之都”食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丰收之都“爆品记”
产品矩阵发力掀热潮 多线传播“好物”拓市场
丰都麻辣鸡参加“与辉同行”直播带货重庆专场,三天销售3.8万余单,销售额达220万元;组织麻辣鸡企业参加西洽会、火锅节、渝货进京、中国香港美食展等国内各种展会推介活动;组建丰都麻辣鸡足球队到贵州、中国香港等地参加比赛……
近年来,丰都县以“直播+展会”等多种形式,并以“丰收之都”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打造食品及农产品爆品矩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政企协同发力,让麻辣鸡、榨菜、藠头等特色产品走出县域,热销国内外。
为扩大爆品影响力,丰都构建多维度推广体系。开发“丰收之都”爆品矩阵平台,链接“丰都发布”“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公众号形成传播合力;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通过高质量开展“渝都麻辣鸡”爆品发布、非遗文艺展演、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丰都展台成为“最火”展区,实现线上线下销售56万余元。
同时,建立“主管部门+协会+民企”协同机制,统一食材采购、生产标准、市场推广与利益分配,推动品牌规范化发展;今年以来,已组织10余家企业走进市级行政企事业单位推介,累计销售近100万元。
“丰收之都”爆品矩阵聚焦本土优势品类,培育出多款“明星产品”。麻辣鸡作为核心爆品,表现尤为亮眼——丰都县奕奕食品研发的“源小幺麻辣鸡”,先后斩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全国金奖、“重庆好礼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线上入驻抖音、淘宝、京东等平台,线下以丰都为中心布局自营店与加盟店。数据显示,1—8月全县麻辣鸡全产业链销售额达6.5亿元,同比增长35%。
榨菜产业同样势头强劲,三和实业“乡姑牌重庆火锅榨菜”打入日本超市。明富实业的盐渍、醋酸、甜酸、泡椒藠头远销日韩、新马泰、英西等国,年均出口创汇约180万美元,出口量居西南藠头品类第一。红心柚大健康项目主体已竣工,于10月投产,年产值将达2亿元。
如今,“丰收之都”爆品矩阵不仅带动销量增长,更助力丰都在全市食农加工产业赛马比拼中跻身全市第5、渝东北第1,爆品打造单项累计加分1.3分。据介绍,下一步,丰都将继续力推“爆品”,拓展跨境电商渠道,让更多“丰收之都”好物走向更广阔市场。
丰收之都“兴产记”
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群 项目提速促进高质量发展
“丰收之都”的品牌加持和一系列举措的推出,让丰都食农加工产业各项发展指标稳步攀升,助力全县食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8月,丰都累计签订食农加工招商引资项目8个,协议投资47.5亿元,同比增长745.6%,其中存量企业新增项目6个、投资40.5亿元,占比超80%。在谈项目持续推进,千丹籍中药材加工(已签约2.15亿元)、桑系列产品加工、屠宰加工一体化(即将签约,在17号发布会中签约3亿元)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另有1个联合体投资的麻辣鸡工厂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同步洽谈(文华麻辣鸡6000万元、源小幺麻辣鸡5600万元、抓卤记麻辣鸡5400万元,三家即将在17号发布会中签约)。已落地项目中,总投资4000万元的吉千寻麻辣鸡工厂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东方希望现代生猪项目加速落地,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1—8月,全县规上食农加工产业产值达35.2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投资9亿元、同比增长77.6%。下一步,丰都将继续围绕“丰收之都”品牌,深化招商与项目建设,推动食农加工产业向更高质量迈进。
罗晶 刘钦 彭光瑞 图片由丰都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