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左:江北城区 摄/唐安冰
图右:重庆市数字产业示范园 摄/李显彦 |
 |
软江图灵数字3D虚实展厅 |
 |
睿创科技园挂牌市级“满天星”示范楼宇 |
国内汽车资讯与服务行业中,字节跳动旗下的懂车帝,在结构化数据规模、车友规模等诸多指标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家行业巨无霸企业的新总部所在地,不在北上广,而在重庆江北。
根据《重庆市加快培育“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实施方案(2023—2027年)》,重庆明确将软信企业划分为“启明星”和“北斗星”两个等级。其中,人员规模5000人以上或者年营业收入达50亿元的为“北斗星”软件企业。懂车帝,是又一家落户江北的“北斗星”级软信企业,也是重庆年营收规模名列前茅的软信企业。
在江北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3457”总体蓝图中,数字产业被明确列为与金融、商贸、制造并行的四大核心支柱之一,是江北区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满天星”行动计划则是落实“数字产业”发展的具体抓手。2024年,江北区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112.7%,其中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同比增长113%,增速居全市第一。2025年上半年,江北区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140.24亿元、同比增长61.4%。
“北斗星”级软信企业为何屡屡选择江北?越来越多的软信企业落户江北点亮满天“繁星”,这里到底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
北斗闪耀——数字经济的头雁效应
2020年,当懂车帝团队第一次踏上重庆这片热土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一段改变彼此命运的传奇开端。
彼时的懂车帝,正在寻找一个能够承载其汽车产业雄心的第二总部。重庆扎实的汽车产业基础,让他们眼前一亮,而江北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更是让这个团队怦然心动。
2021年5月,懂车帝正式决定把江北作为搭建汽车产业服务能力的核心阵地。2022年7月,重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启动,提出到2025年全市软件产业形成5000亿元产值规模。
政策引领,加上雄厚的汽车产业带来无比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关键时间节点投资江北的懂车帝,马上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1月,懂车帝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经销商会员产品CPS模式切换,从根本上改变了流通领域存在的线索泡沫大、成本度量难、管理效率低等痛点。同年3月,懂车帝正式登录PICO平台,通过全新的VR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看车新体验。
到了2024年,懂车帝交出了一份让整个行业瞩目的成绩单:日活跃用户量接近千万量级,服务经销商超过2.8万家,运营覆盖全网汽车兴趣用户接近5亿。懂车帝,不仅成为江北数字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更是重庆“满天星”计划中最亮的那颗“北斗星”。
一花独放不是春。懂车帝的成功,带动了整个江北软信产业的蓬勃发展。2024年,江北区规上软信产业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四分之一,成为仅次于商贸的第二大经济增长动力。
在江北,懂车帝这样的企业,并不是个案。在重庆市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名单中,江北企业频频上榜。例如,前不久,德生鼎盛入选启明星培育对象名单,形成了“北斗引领、启明带动”的生动局面。
2024年,江北区新增软件企业1070家,新增从业人员14428人。新升规入统软信企业11家,基本实现两年翻番目标。截至2024年末,江北软信企业数量跃升至4000余家。一个庞大的数字产业集群,正在江北加速聚合。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江北蓬勃发展的软信产业,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有效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并通过集群效应赋能传统行业。不仅有效汇聚了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更有力地提升了江北的城市能级、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江北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磁石江北——以优质的场景吸引优质企业
要理解“北斗星”级企业为何屡屡选择江北,必须走进这座城市的内核:营商环境。
近日,2024年度重庆市区县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公布,江北区实现“四连冠”,持续领跑全市。近年来,江北区都把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千人规模的大会声势浩大,企业代表坐在C位,戴着大红花登台领奖。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江北区探索出优化营商环境“12358”工作思路,形成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真正让软信企业心动的,是江北为这个产业量身定制的“专属优待”。《江北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十条措施》……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在企业引育、人才培养、要素保障等方面统筹安排专项经费。
政策是软实力,载体是硬支撑。江北区整合12个优质园区,打造江北嘴数智软件园及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园,形成了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空间布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大中心——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渝快办”运营中心。这三大平台,带动入驻数据资产、金融科技、数字内容、高端软件等企业300余家,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截至2025年6月,江北区累计收储产业楼宇面积60余万平方米,使用面积超41万平方米——这些数字背后,是江北区按照拎包入住标准对楼宇实施的提质升级,为软信企业打造的布局合理、配套齐备、设施便捷的办公空间。
如果说载体建设是筑巢引凤,那么场景开放就是放水养鱼。江北区在全市率先推动长安汽车等国有企业开放场景,累计发布应用场景开放清单300余个,软信企业供给目录清单超100项,涵盖数字城市、智能制造、车联网等领域。
江北还出台《软件产业应用场景开放全流程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场景开放机制,推动“以优质的场景吸引优质的企业,以优质的企业支撑重大场景建设”的良性循环。这种做法不仅在重庆是首创,在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
产业发展,人才是根本。江北区迭代升级人才计划,构建“1+3”人才政策体系,覆盖软件信息、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6月,江北区累计软信产业从业人员5.5万余人,一支庞大的数字人才队伍正在江北集结。
未来之光——AI赋能数字重庆的江北答卷
当AI浪潮汹涌而来,江北再次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在市场主体引入和培育方面,2024年,智子引擎等3家人工智能企业成功落户江北。这不是偶然,而是江北在AI新赛道上的又一次精准布局。这些企业,将与江北在人工智能、城市治理、智慧物流、算力中心建设、大模型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一个以AI为核心的数字产业新生态,正在嘉陵江畔加速形成。
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6月,江北区与新疆哈密伊州区政府拟定战略合作协议,将整合伊州区的能源、算力资源与江北区的市场、技术优势,在算力、产业、商贸、科创、人才等方面展开合作。“此举将为江北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算力服务,有效降低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等领域企业的运营成本。”江北区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位于江北的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你会被这里的技术创新深深震撼。他们研发的数字文博智慧博物馆方案,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过AI数字讲解员、数字3D虚实结合等技术,让博物馆真正活了起来,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深入、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在环保领域,这家江北企业推出的AI环评系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智能预审、自动化批复生成三大核心模块,让环评工作效率实现双减半;在塑化产业,他们构建的可信数据空间,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动态脱敏”技术,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近几年来非常感谢江北区对我们发展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是我们公司快速成长的重要推动力。截至6月,营收已达1.25亿元。”软江图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科闻歌同样让人瞩目。这家聚焦复杂数据解析和AI辅助决策的企业,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认知与决策智能基础平台DIOS和雅意大模型。目前,公司产品与技术已全面应用于媒体、金融、治理三大领域近千家客户,覆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商业版图正加速从全国走向世界。
按照规划,今年,江北区将力争新增软件企业1000家以上,新增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为此,江北规划了“四个新”的发展路径——
园区载体“新布局”:打造一园四区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推进数字内容、工业软件、数字政务等优势领域提质增量,着力推动智能网联、信息安全、空天信息等领域实现突破。
招商引资“新突破”: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探索基金招商、环境招商、场景招商等新模式,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落地。
人才集聚“新矩阵”:面向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前沿领域开展人才招引活动,坚持“塔尖+塔基”双向发力,力争中高端人才占比超25%。
应用场景“新赋能”:推动三大中心开放更多标志性应用场景,形成场景开放与企业引育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
从懂车帝的华丽绽放,到人工智能企业的接连落户;从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到软信产业的专属政策;从载体建设的硬核支撑,到人才生态的近悦远来——江北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北斗星级软信企业的首选地”。
在数字重庆的宏伟蓝图中,江北正以星光璀璨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这里将有更多的北斗星冉冉升起,点亮重庆软件产业的满天星斗,照亮巴渝大地的数字化征程。
链接>>>
“满天星”三周年答卷·江北
●2024年,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112.7%,其中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同比增长113%,增速居全市第一。
●累计从业人员5.5万余人、楼宇收储面积60余万平方米、使用面积超41万平方米;累计发布应用场景开放清单300余个。
●“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江北区签约项目105个,其中重大项目78个。
●软件企业已增长至4000余家,新升规入统企业11家,基本实现“两个翻番”目标。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北区经信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