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摄/王彦彤 |
 |
太阳座——腾讯西南总部 |
 |
海王星数字文创园内,毕业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摄/张廉 |
 |
位于互联网产业园三期的蚂蚁集团 |
在这里触摸软信产业的强劲脉动:6000余家企业蓬勃发展,上百栋楼宇“群星闪耀”,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汽车软件、数字内容等产业成链成群。
在这里感受软信产业的人才济济:13万名人才在此为梦想打拼,“才聚两江”品牌组团赴北京、西安等地17所高校开展引才活动,锁定意向人才2000余人,硕博占比超70%。
在这里见证软信产业的“星”光灿烂:成功培育“北斗星”“启明星”“满天星”企业41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软信企业200家、“瞪羚”和独角兽软信企业17家,形成超100个市级重点软信产品,“名企、名品”培育数量全市第一。
这里就是两江新区,正以软信产业集聚的“满天繁星”之势,点亮西部创新苍穹,加快成长为重庆市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软信产业发展核心在‘生态’,从照母山片区到两江协同创新区,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与产业同向共兴,成为推动产业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金钥匙’。”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两江新区抢抓“满天星”行动计划和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围绕人才和企业两大核心要素,加大人才引育和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应用场景牵引,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释放高质量发展“星”动力,努力实现“楼宇用起来、人气聚起来、产业兴起来”,全力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聚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软信产业集聚区。
俊采星驰 坚持引育并举 放大“才聚两江”新优势
7月11日,两江新区在明月湖畔的重庆现代制造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举办2025年“才聚两江·相约未来”青年实习计划启动仪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70多名国内外高校学子,以及马上消费等18家两江新区企业参加活动。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高端青年科创人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人力资源、建设人才高地的源头活水。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引育软信人才,放大“才聚两江”新优势,两江新区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实施《“两江人才”十条》3.0版;建立引才供需对接机制,依托服务企业“双专员”,定期面向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人才需求摸底工作,与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100余所市内外高校及100余家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要统筹‘引育并举’。我们在‘育’上下足功夫,聚焦软信人才‘超级工厂’建设,为软信产业发展聚才集智。”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两江新区依托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打造12个软信人才培训基地,培育实用型人才超1万人。
其中,中软卓越软信人才“超级工厂”围绕人工智能和平台大数据领域,聚焦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行业软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软信人才精准、批量、快速培育。预计3年内,培养软信人才超3000人,促进本地就业1000人。
此外,依托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校企联合攻关”的互促共兴局面,培养更多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推动新区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过去3年,两江新区新增软件从业人员4.6万人、累计13万人,未来3年,两江新区计划新增利用照母山片区80万平方米载体空间,集聚从业人员超20万人。如今,一批批青年才俊如新鲜血液,持续涌入这片发展热土,实现了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彰显了两江新区勇立潮头、迎向未来的底气与魅力。
满天繁星 拓宽应用场景 “AI+”激活发展新动能
去年12月,2024明月湖·π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AI+文旅”主题赛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成功举办。本次赛题共吸引全国超100支团队报名,利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明月湖科创小镇等众多特色场景参赛。
应用场景是软信产品的“试验场”。近年来,全球科技企业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发展,产业规模增速进入快车道。两江新区立足先进制造业和智慧城市场景,累计发布18批次305个场景,总投资超48亿元,加快实施“AI+”行动,以AI应用赋能软信产业发展。
其中,中科云从牵头建设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综合体,开发研究的从容多模态大模型在能源、制造业等场景应用落地;马上消费迭代升级“天镜”大模型3.0,助力零售金融机构实现精准营销、风险控制;亲笔签数字笔迹AI识别系统有效支撑全市政务服务全程网办、数字审计等应用,调用近亿次;旷视科技联动吉利、千里科技充分发挥自动驾驶全链路优势,快速推动无人驾驶研发和智驾、智舱商业落地……
一个个“AI+”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下一步,两江新区将以“AI+”持续激活软信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制定“训力券”“语料券”等专项政策,构建数据、算力、人工智能应用产业要素生态,集聚一批优质企业,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同时,围绕AI+制造、AI+金融、AI+机器人等领域,探索打造一批“AI+”行业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机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助力全市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星光璀璨 优化产业生态 绘就产才同频共兴新画卷
夜幕降临,位于两江软件园·互联网产业园区1期4栋的氪星空间站·24小时书吧自习室依旧灯火通明,众多青年创业者们在日租金为30元的单人工位埋头耕耘。
“我们成立于2014年,几个人从氪空间的临时工位起步,到现在租下互联网产业园3期4栋整栋楼,规模近百人。”重庆门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扎根两江新区,最看重的便是良好的产业生态。
据了解,门里科技专注于光电传感技术,为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提供前沿光学交互解决方案,如今已成长为捷豹路虎一级供应商,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才聚而业兴,力达而功成。在两江新区,人才和企业被誉为一粒粒种子,它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扎根的土壤,也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为了实现“阳光、雨露、种子”共生共荣,两江新区着力发挥在重庆市软信产业发展“主阵地、主窗口”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
多层次推动载体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成长平台。两江新区通过整合园区及楼宇资源,构建“市级软件产业园—市级‘满天星’示范楼宇—区级特色软件产业园”三级联动的特色软件园品牌矩阵,打造“拎包入住”环境,吸引企业入驻楼宇发展。据了解,重庆市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小游戏产业基地围绕培育形成小游戏产业生态圈,已引进游戏企业19家,入驻人员近100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去年以来,两江新区新增载体使用面积36万平方米,新增软信企业1000家,成为激活“星”动力的生动注脚。
优化政策服务平台,打造产业生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两江新区通过“投资+场景+政策”组合方式,去年以来引进了旷视科技、讯盟科技、蜂巢互联等31家企业、投资额近200亿元;深入开展政策解读、专利申请及知识产权、金融、法律、算力等全方位服务,政策资金兑现覆盖300余家软信企业,新培育艾瑞数智、中国汽研等4家“启明星”软信企业,支持励颐拓仿真软件等10款产品获批全市重点软件产品。
强化“四链”融合“四侧”协同,精准浇灌创新种子。截至今年6月底,两江新区产业基金总规模已突破570亿元,构建起“天使+早期+VC+PE+FOF+并购”的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支持体系,已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产业基金集群之一,有力支持了软信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突出人工智能牵引,深耕智能体开发应用、数据治理、游戏动漫、工业软件开发等细分赛道,加大算力券、数据要素、游戏产品出海、“揭榜挂帅”等政策供给力度,做靓做强“AI·照母山”品牌,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AI及软信产业集聚区。
罗晶 刘玉珮 孔德虎 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