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升至12.2%重庆发布地方标准系统化培育高价值专利璧山区32个项目签约梁平区又添新地标涪陵区44个项目签约双桥经开区:当好“三员”提升“三力”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升至12.2%
重庆发布地方标准系统化培育高价值专利
璧山区32个项目签约
梁平区又添新地标
涪陵区44个项目签约
双桥经开区:当好“三员”提升“三力”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桥经开区:当好“三员”提升“三力”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金秋时节,双桥经开区的发展沃土上热潮涌动,一边是招商引资引得“源头活水”,一边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彰显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今年1-8月,双桥经开区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1个,正式合同额突破百亿元;完成资金到位额21.03亿元,增长46.35%;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6亿美元。

  数字无言,发展有声。近年来,双桥经开区秉持“1224”服务理念,创新性开展“区长面对面”、“局长走流程”工作,大力发展产业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扮演“招商引资推销员”“项目建设服务员”“助企纾困联络员”三重角色,为各类市场主体厚植发展新沃土,不断释放区域发展活力潜力,为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当好招商引资推销员

  提升产业集聚吸引力

  今年4月,怡星有限公司决定在双桥经开区投资建设汽车内饰生产项目。

  “招商要先摸清家底,做好签约前功课,就像医生开方子前得先号脉。”双桥经开区投资局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将生产车用地毯面料、座椅面料、脚垫等产品,主要为长安、赛力斯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依托双桥经开区现有产业优势,引进该项目,既符合全市、大足区、双桥经开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又能够与本地的其他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互补,发挥延链、补链的作用,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为了当好招商引资推销员,实现在“精准”上求突破,“链”式招商扩大“朋友圈”,双桥经开区主动开展“走出去”招商、“请进来”对接,联合相关要素保障部门共同研判项目,精准推进对接洽谈,为企业提供翔实的投资咨询服务,助力企业科学决策。

  同时,立足本地产业发展方向,精心绘制出产业招商图谱,加快推动产业攀高向新。以助推新能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例,今年以来,双桥经开区新能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专班先后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36次,成功签约企业8家,协议资金24.7亿元,储备项目12个,总投资额约348亿元。

  当好项目建设服务员

  提升落地见效执行力

  “这是《双桥经开区投资项目(工业)办事流程图》,整合5大类14项办理流程、43个子项目的办理顺序,企业可直观掌握办事逻辑。这是《双桥经开区投资项目(工业)办事指南口袋书》,便于随身携带,仅列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办理部门及咨询电话,简洁易记,助力企业‘少跑腿、少走弯路’……”在一场对外招商推介会上,双桥经开区创新的项目服务方式吸引了多家企业关注。

  招商引资中,项目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近年来,双桥经开区提出主动靠前服务,护航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一方面,强化招商部门与相关要素保障部门日常沟通对接,推动项目承接园区绘制项目建设“作战图”,依据项目建设周期合理设定进度节点,由双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挂帅督战、一线服务。截至目前,持续跟踪的招商引资项目共164个,协议金额937.9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104个,投产率63.4%;已开工项目21个,开工率76.22%。

  另一方面,及时移交项目,搭建签约到落地“衔接桥”。比如,经双桥经开区党工委会审定的项目,正式签约后,由双桥经开区投资局向落户园区和相关要素保障部门发移交函和告知函,并同步移交协议文本、联系方式等资料,落户园区及要素保障部门随即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服务“不断档”。

  当好助企纾困联络员

  提升稳企安商保障力

  9月2日,双桥经开区投资局走访重庆菜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时,了解到企业存在半挂车厢、改装车厢停放场地严重不足的急切难题,当天便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接,最终帮助公司协调到空置地块用于停放改装车厢和半挂车车厢。

  “扶上马”还需“送一程”。从招商项目推进到项目落地,再到项目履约,涉及部门多,办理事项多。为了提升稳企安商保障力,双桥经开区秉持“1224”服务理念——“1”个核心目标(让企业满意)、“2”项服务原则(“两自”:视项目投资方为自己人、将投资企业事当自己事)、“2”类办事模式(“两办”:帮办企业“墙内事”、包办企业“墙外事”)、“4”项服务标准(“四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职能转变,通过温馨提醒、主动引导,协助企业加快办理项目备案手续,并尽快纳入开工项目库跟踪统计,确保项目推进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履约有保障”。双桥经开区投资促进局统筹协调、督促近三年项目合同履约清理工作,并按年度通报清理情况;每年由双桥经开区投资促进局组织相关园区和部门对上一年度招商项目开展履约评估,并通报评估结果,推动项目“真落地、速达产”。

  深化走访服务,构建助企纾困“连心桥”。此外,双桥经开区还扎实推进“春风暖企”行动、“企业吹哨·部门必到”机制、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及企业“码上服务”,构建全方位、常态化走访服务体系,精准响应企业诉求,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孔德虎 刘茂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