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坚持改革创新 护航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綦江 智启新程 四大项目引领智能产业新飞跃拼多多“千亿扶持”惠及坡坎人家 返乡女孩李春花带山村老人学网购
第010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坚持改革创新 护航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綦江 智启新程 四大项目引领智能产业新飞跃
拼多多“千亿扶持”惠及坡坎人家 返乡女孩李春花带山村老人学网购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多多“千亿扶持”惠及坡坎人家 返乡女孩李春花带山村老人学网购

  李春花将在拼多多上“代购”的电器送到老人家里

  9月1日上午10点,重庆云阳县龙角镇一处村子里,26岁的李春花骑着电瓶车穿梭于此,车筐里装着她帮村里老人从拼多多“代购”的电饭锅、空调扇和降压药。

  这个藏在武陵山深处的小村庄,九成居民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2024年底,云阳县实施“本土人才”培育计划,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优秀人才,李春花通过选拔成为村里最年轻的“本土人才”。

  如今,李春花不仅是村委会工作人员,更是老人们交口称赞的“网购老师”。

  73岁的张朝英奶奶蹲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将新电饭锅的插头插入插座。这个价值89元的电饭锅,是她人生中第一件网购商品。她说:“还是春花跟我讲,不去赶场也能买东西。拼多多有‘百亿补贴’,不要运费,我才敢试试。”

  曾经,网购对村里老人来说是个新鲜玩意儿。李春花记得第一次帮张奶奶下单时,老人在旁边反复确认“不要邮费”“到货得快”,最终选中的那款电饭锅,不仅价格实惠,还享受了包邮政策。

  其实一开始,李春花只是热心帮着村里的老人修手机,谁的手机听筒不好、手电筒关不上、视频电话打不了,她都帮忙处理。后来老人们发现春花总往镇子上跑,每次取回来的快递质量不错,价格也划算,就纷纷来取经。

  村里没有超市,老人们过去买东西要走两小时山路去镇上,要是用拼多多,下单后就可以等着快递送货,不用为了买把斧头和小板凳早上四点出发赶集。李春花平时在村委会上班,有时还要去县城开会,不能随时在老人身边帮他们代购。于是,她开始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机进行网购。

  李春花把邻居组织到家门口,开始教老人们用语音输入法搜索商品,帮他们设置“长辈模式”放大字体,甚至编了顺口溜:“包邮就能买,销量高的更靠谱”。

  “教老人学手机,最难的是克服他们的恐惧心理。”李春花说。64岁的黄学琼是学得最快的学生,但也花了将近两周。李春花有耐心,一遍不会教两遍,两遍不会教三遍,还把步骤写在纸上贴在她家墙上。

  如今,64岁的黄学琼用8.8元网购的斧头配件修好了旧农具;78岁的李永明夫妇在春花的帮助下,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电磁炉;独居的胡婆婆甚至学会了用语音搜索功能买老花镜……“以前觉得网上东西不可信,现在才知道价格实惠东西质量也好。”黄学琼展示着刚到的胶鞋,鞋帮上还沾着田间的新泥。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该村拼多多月均订单量从不足10单增长到超200单,农具、日用品占比超七成。快递点堆满了来自拼多多的包裹。取快递的不再是年轻人,许多卖完菜的老人会熟练地报出取件码,领走装有百货、新衣或小家电的纸箱。

  近年来,为了加快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拼多多持续通过“百亿减免”让利惠商、“电商西进”畅通商流、“新质供给”激活需求、“千亿扶持”赋能生态,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向西部偏远地区、中东部山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等县域乡村加大补贴、流量等资源的倾斜力度,推动优质商品与服务“进得来、送得到、买得起”。

  刘一尘 图/程艺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