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文理学院承办明月湖科创园永川特色园区科创实验班第一期渝跃科创实训营 |
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重庆市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单位……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折射出重庆文理学院聚焦重点、精准施策,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学校构建“654”双创教育体系,打造双创“加强版”,助推发展“升级版”,引领学生从“敢闯”迈向“善创”,从“愿创”迈向“会创”。
统筹设计
构建双创教育新格局
双创教育改革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然而,高校面临双创教育要素不齐全、双创生态链条不完整、双创能力进阶不畅通等挑战。如何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双创发展道路?
重庆文理学院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重庆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等,构建“654”双创教育体系,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6”指“六维一体”:践行“创新引领,创业育成,着眼未来”理念,构建“启蒙+技能+实践+孵化”课程体系,搭建“一谷两园”等平台,培育“专业教学+竞赛指导+孵化育成+政策服务”五型师资,健全双创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务。
“5”指“五元共融”:聚焦专创贯通,将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聚焦科教联通,促进科技资源与教学资源共享共融;聚焦产教畅通,完善“学校扶持+政府补贴+校友资助+企业赞助”机制;聚焦赛孵流通,健全“专业实验+学科竞赛+模拟实训+双创大赛+成果孵化”体系;聚焦研转融通,让双创成果落地转化。
“4”指“四级进阶”:以开设创业亭、创业集市等构筑“起航站”;以团队参赛等开办“先锋班”;以科学实验、小发明制作等打造“梦工厂”;以真实开办企业等铸造“种子器”。
如今,学校双创教育理念更新、驱动耦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出新,培育出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青年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成果丰硕
在更多领域推广应用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学校构建“654”双创教育体系,支持学生在双创中挑大梁,让双创教育驱动力更强、含金量更高、发展潜力更足。
人才培养有成效,双创教育持续领跑。学校持续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数排名中位列同类高校前列。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李洪海、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获得者陈冬玲等相继涌现。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3项。
社会各界有认可,双创影响不断扩大。学生使用学校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材。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被市教委授予“创新创业工作突出集体”称号,工作团队被授予重庆市2023年“三八红旗集体”。
成果推广更深入,典型示范效应凸显。学校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和西部职教基地创新创业协作体,川渝180余所高校、11个高新区、20余个地方政府、30余家企业加入联盟。吸引70余家单位来校交流考察,成果被20余所高校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