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如何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200余家企业提供算力服务大渡口上半年新入库160家科技型企业重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交出“量质齐升”成绩单
第011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如何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200余家企业提供算力服务
大渡口上半年新入库160家科技型企业
重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交出“量质齐升”成绩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模稳增显韧性 服务提质添动能
重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交出“量质齐升”成绩单

  重庆银行大楼

  8月29日,据重庆银行(股票代码:601963)披露,截至7月31日,该行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0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1亿元,增幅17.76%,提前完成“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

  近年来,重庆银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监管部门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重大战略、实体经济、民生保障方面积极贡献金融力量,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新突破、服务质效的新提升、发展动能的新跨越,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走深走实。

  营收净利稳步上扬

  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据半年报显示,重庆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表现稳健,主要财务指标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

  经营规模稳步扩张,服务实体能力不断增强。截至上半年末,该行贷款总额达5006.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3%;存款总额5441.36亿元,增幅14.77%。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不仅体现了该行在区域市场的渠道渗透与客户基础不断巩固,也意味着其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地方产业发展、民生需求的契合度加深。

  盈利韧性凸显,增长动能持续释放。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59亿元,同比增长7.00%;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长5.73%。盈利指标的稳步增长,反映出其成本控制与业务结构优化的成效。

  资负结构优化,核心竞争力夯实。截至6月末,该行一般贷款占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比例升至95.71%,较上年末提升2.02个百分点;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比例为53.23%,较上年末提升0.60个百分点。业务结构稳中向好,资金稳定性持续增强,为长期信贷投放提供坚实基础。

  资本与资产质量双稳健,风险抵御能力强劲。截至上半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0%、9.94%、12.93%,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为业务扩张预留了充足空间。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降至1.17%,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占比分别下降0.59和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则提升至248.27%。“三降一升”的指标组合既表明该行存量风险得到有效化解,也体现出其风险抵补能力的增强,为应对潜在风险筑牢了“缓冲垫”。

  总体而言,重庆银行在规模扩张与盈利增长上的平衡能力,以及结构优化与风险防控上的专业水准,折射出其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持续夯实的经营根基与核心竞争力。该行稳健发展态势也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千强银行排名中连续10年跻身全球银行前300强;连续3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连续2年获评优秀;连续8年获得标准普尔国际投资级评级,展望“稳定”。

  深度融入重大战略

  全力赋能区域发展

  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而作为西部首家“A+H”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勇担责任使命,精准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求,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推动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产业培育,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上半年,该行以专班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双城重大项目、特色客群、重点园区开展针对性服务创新,向双城经济圈提供信贷支持近1400亿元,通过贷款、债券等方式新支持了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仙桃数字经济孵化基地、渝湘高铁南川北站等超90个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其《“柜面互通”打造川渝金融服务一张网》案例入选川渝金融监管局双城5周年《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典型案例》,是重庆市唯一有案例入选的地方法人银行。

  立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及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重庆银行倾力打造“惠畅陆海”贸易金融品牌,包含供应链、跨境融、贸融惠、汇兑畅、陆海避险五大产品体系,争创通道建设标志性成果;加大同业渠道拓展力度,持续丰富全球代理行网络,推进通道沿线银行跨境金融业务合作;强化政银企协同合作,持续推进铁路运单物权化探索,在贵州地区成功复制、推广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信用证业务,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超470亿元。

  为进一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协同发展,该行加速数智模式创新升级。创新研发供应链场景业务模式,开发C链云平台公共功能模块,优化重塑现有架构,提升供应链金融智能化水平;投产“巴狮展业”平台外汇功能,新增手机银行境内汇款、微银行外汇网点查询,助力客户线上办、就近办,推动个人外汇业务流程优化,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全面完成SWIFT新报文转换功能,成功投产升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新接口,升级推广“渝贸贷”“信保e融”等新产品、新模式。

  此外,该行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紧抓重点产业投放,加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力度。通过专班驱动,出台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打表推进相关重大任务;设立产业金融中心,整合优化制造业客户营销管理职能,组织开展制造业攻坚行动;同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工作举措”和“制造业攻坚行动方案”,推动全行金融服务制造业、民营等工作有序开展。截至上半年末,该行服务制造业客户超2700户。

  写好“五篇大文章”

  精准灌溉实体之田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今年上半年,重庆银行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有效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切实扛起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之责。

  聚焦科技金融。紧扣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构建适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升级、推广“专精特新信用贷”“知识价值信用贷”“设备更新贷”“普惠科企贷”等特色产品,助力中小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支持知识价值成果转化。发行西部地区首笔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30亿元,全部用于科技领域业务。

  厚植绿色金融。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和美丽重庆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导向,持续推进科技增绿、标准促绿、资金引绿等重点措施,首次运用ESG评级结果为企业发放转型金融贷款近1亿元,落地重庆市首笔“工业绿效贷”、首笔“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双抵押贷,助力环境权益价值变现;深化境外市场布局,累计完成1.7亿美元绿色债券投资,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向国际延伸,实现境内外协同发展。截至报告期末,重庆银行绿色金融规模超900亿元,绿色信贷规模超750亿元,年均增速超30%。

  深化普惠金融。重塑普惠产品体系,精简现有产品数量,升级打造“设备更新贷”“商户成长贷”“渝贸贷”“惠农贷”等10余款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普惠产品,进一步提升“鏸渝金服”品牌影响力和重点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招标采购贷、双胞胎农户贷等业务模式,持续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农村和新市民群体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和“市场主体对接”工作,提供“一户一策”的专属服务,为客户应贷尽贷、能贷快贷。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22.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19亿元,“两增”口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09.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71亿元,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排名重庆市同业首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在西部上市城商行中持续保持领先。

  精耕养老金融。全力推进社保卡发卡工作,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量增长9.75%。开展渠道适老化改造,升级“幸福课堂”品牌,丰富适老宣传活动,累计开展适老宣传活动超4000场,覆盖养老客群超30万。50岁及以上养老客户数近2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83%。

  发力数字金融。深度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围绕数字化蓝图“456”工作体系,加速业务、数据、技术融合,持续赋能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上线手机银行7.0,实现“捷e贷”等产品App、公众号与小程序三端渠道整合。微信银行客户较年初新增近20%,移动展业深耕“一站式”作业平台功能,“巴狮数智移动银行”交易量同比增长10%,“渝鹰”触客同比增长22%,落地“普惠一键续贷”,续贷金额超过5000万元。

  “作为扎根重庆、服务西部的地方法人银行,重庆银行此次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不仅是自身‘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提前落定,更是区域金融力量与地方经济共荣共生的生动注脚。”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重庆银行将以万亿规模为新起点,持续深化金融创新、优化服务质效,在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崛起的征程中,继续发挥银行“主力军”作用,更多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赵小玲 图片由重庆银行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