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重庆经开区 数智向新争上游 实干奋进再出发
第006版:智汇八方 博采众长·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 数智向新争上游 实干奋进再出发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 数智向新争上游 实干奋进再出发

  国家级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摄/郭旭

  重庆产业数字化发展赋能基地投用 摄/郭旭

  长江轴承智能化工厂 摄/郭旭

  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摄/郭旭

  “AIOT产业物联费控平台项目”获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案例一等奖

  山城夏日,热浪翻涌。8月19日,走进位于先进汽车电子产业园的长江轴承东港分厂新厂区,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共计32.6万套第三代轮毂轴承如期下线,被运往长安、奇瑞等车企的装配线。这个新厂区主要生产高端新能源汽车轴承,去年12月开始投产,目前产能达240万套/年,可新增年销售收入2亿元。

  1—7月,长江轴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6%,目标完成率6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目标完成率61%;利润同比增长25.5%,目标完成率57%。

  高歌猛进的长江轴承,只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现代产业不断攀升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交出一份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上半年,重庆经开区经济运行稳中有升,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1%;外贸进出口36.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788万美元,居全市国家级开放平台前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锚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实干奋进,持续提振拼经济、挑大梁的精气神,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国家级一流开发区,勇当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加快建设重庆高质量发展南部增长极。

  智能制造产业不断攀升

  “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了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不仅推动全球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实践突破,还为各国“工业4.0”战略提供了示范。

  而位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水机智造工厂就成为全球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行业首座全流程AI赋能的“灯塔工厂”,也是重庆首个“灯塔工厂”。

  突出的智能制造能力和绿色工业实践,是重庆美的通用获评灯塔工厂的原因。

  据了解,重庆美的通用水机智造工厂从2005年建成投产以来,生产的大型中央空调广泛应用于机场、高铁、工业厂房、商业地产、数据中心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水机工厂对于AI技术的运用,贯穿了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售后的全流程,通过运用机器学习、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最优选型、智能设计、敏捷生产、定制交付等生产方式,推动水机选型周期缩短81%,产品设计周期缩短45%,市场维修率降低31%。

  同时,工厂依托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通过实施系统工艺优化、数智能源管理、碳抵消等“零碳”行动,达成工厂“碳中和”目标并取得相关认证。

  如今,“灯塔工厂”的标杆和示范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智造”因子正喷涌而出。

  比如,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将传统站房变为数字化站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员工工时节省50%,人力成本节省15万元/年,空压站耗电量下降约15%,年约节省用电超过25万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持续跃升,产值达到94.3亿元、同比增长4.2%。

  其中,美的、维沃等17户双百企业全线提产扩能,美的制冷空调产值较去年同期新增3.7亿元,维沃智能手机6月产值环比增长13.9%。

  安特布鲁等13家2024年新升规企业产值增速3.6%,建成重庆通用高端智能透平机械装备等3个市级中试平台。

  宏劲印务等6家企业获数字化车间认定,累计49个、居主城第四,美的绿色循环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开工建设,智能制造正不断激活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软件信息服务业提质扩容

  “今年前7个月,公司产值同比增长399%。”近日,重庆鹰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

  如此高速的增长背后,强大的科创实力是坚实的底气。

  重庆鹰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谷光电”)坐落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是一家“光电/毫米波探测与系统”专业企业,拥有芯片设计制造、电路研发设计、光电检测、后部封装、系统装调及例行试验等全套设备及生产线,具有芯片100万颗,光电子、毫米波器件、组件1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

  “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光电、毫米波探测器件及组件、激光陀螺控制电路板、光纤陀螺器件、电源模块等6大类。”该负责人介绍,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光纤通讯、工业检测、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石油钻探、医疗器械、物联网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响应度高、响应速度快、无盲区、无光电串扰等特性。

  和鹰谷光电一样,中移物联的发展脚步也正在加快。

  前不久,中移物联携自主研发的物联水利大模型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发广泛关注。

  面对传统水利中“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感知监测覆盖不广、辅助决策数据不全”等痛点,中移物联升级了物联水利大模型三大核心能力,实现降雨预测、防洪调度等任务的智能分解,并提供清晰的思维链解析,为水利部及31省厅局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未来,中移物联将继续深耕水利、消防、康养、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多场景应用,以创新实践解锁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的新路径,探索智慧新图景。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新的增长点,而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要是通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来实现的。

  以鹰谷光电、中移物联为代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着力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提质扩容。

  数据显示,全区94户规上软信企业累计完成营收79.2亿元、同比增长4.9%,信息技术服务大类完成营收71.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芯讯通、中移物联网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5%、14.1%。

  可以预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风起云涌,不仅成为城市现代生活的一道风景,也将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大健康产业蓬勃向上

  大健康产业作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全球的“财富第五波”,也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之一。

  前不久,重庆云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脑医疗”)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正式取得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据了解,该产品由脑电控制器、生物反馈康复仪、IPC微型计算机、软件组成,适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辅助康复,通过非侵入式脑电采集装置,采集患者脑电信号,解码患者运动意念,驱动电刺激仪刺激患者瘫痪肢体,帮助患者完成康复动作,进行早期主动康复训练。

  作为重庆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标杆,云脑医疗的成功实践为重庆打造脑机接口与脑科学未来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重庆脑机接口与脑科学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在云脑医疗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加速走向市场时,重庆联佰博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带着迅宁®可吸收复合多聚糖止血粉系列产品走向世界。

  在2025第八届菲律宾国际医疗展上,上述产品首次亮相国际展会。

  联佰博超是一家致力于新型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医用超声耦合剂通过认证企业,并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家”无菌级消毒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等特色产品。

  除了云脑医疗、联佰博超动作频频,今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大健康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

  比如,重庆炬新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荣获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桐君阁药厂7个产品入选《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中成药综合统计排名》品牌榜单;讯飞医疗科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医疗大模型第一股;重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入选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世纪长和产值同比增长400%;大物医疗从无到有,预计全年产值5000万元。

  得益于企业矩阵的稳步前行,今年上半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医药板块限上零售企业销售额12.4亿元、同比增长18.1%,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正当时。

  链接>>>

  “经开产业”面面观

  ●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升级

  产值65.8亿元、同比增长1.3%。双环传动、天友二厂、美的通用等3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14家;美心麦森、瑞方渝美压铸2家企业节能降耗超35%以上,成功创建市级先进智能工厂,数量居主城第3;分别建成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项目34个、7个,合计装机容量分别达50.01兆瓦、9.85兆瓦。

  ●汽车电子产业加速聚集

  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0.4%。重庆经开区先进汽车产业园聚集企业42家,长江轴承新能源汽车轴承智能化工厂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年产值可新增1.2亿元。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

  主要行业整体增加值291.1亿元、同比增长33.2%,谋划打造金融、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5个重点集聚区。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经开区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