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业遗址活化利用 打造创新创业创意集聚地大渡口:“云端”搭桥 线下送岗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落户重庆后 推动近300亿元对外投资227件抗战珍档亮相重庆市档案馆重庆25家医药机构试点即时结算从“答复满意”到“办理满意”关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两江新区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的公告重庆开展2025年“秋季护渔”区域会战关于颁(换)发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第01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强工业遗址活化利用 打造创新创业创意集聚地
大渡口:“云端”搭桥 线下送岗
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落户重庆后 推动近300亿元对外投资
227件抗战珍档亮相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25家医药机构试点即时结算
从“答复满意”到“办理满意”
关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两江新区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的公告
重庆开展2025年“秋季护渔”区域会战
关于颁(换)发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为大

大渡口:“云端”搭桥 线下送岗
今年已提供超3.5万个岗位,超4000人达成就业意向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传勇

  “瞧,这是我的中式面点师证。”8月26日,大渡口区建胜镇百佳园社区居民刘红霞向记者展示她刚拿的证件。作为全职家庭主妇,她一直想找份“能补贴家用、不耽误接送孩子”的工作,但一直未果。直到她参加“义渡”数字零工市场联合培训机构举办的中式面点师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后,才圆了“就业梦”。在零工市场推荐下,她每周固定为两家单位提供面点制作服务,日收入150元,工作顾家两不误。

  今年以来,大渡口通过“直播带岗”“招聘夜市”等多元招聘形式,全方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全区1490家企业提供超3.5万个岗位,超4000人达成就业意向。

  数字赋能

  16万条人力资源信息归集入库

  “企业用工信息与求职者信息不匹配,是阻碍高效就业的一道难题。”大渡口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秦一介绍,大渡口通过数字赋能,搭建了人力资源信息库,为从事人力资源信息库数据更新的基层工作人员、劳务经纪人开设系统账户,每月更新中青年群体就业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

  今年以来,大渡口已累计归集了16万条人力资源信息。

  大渡口就业服务联盟按月收集辖区重点工业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已有1490家企业提供35713个岗位,超4000人达成就业意向。

  “还有不少有就业需求但缺少技能的群众就业无门,这是推动高效就业的另一大难题。”秦一介绍,大渡口依托人力资源信息库、镇街社保所,收集辖区重点群体就业及培训需求,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同时借力就业服务联盟,围绕全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急需、紧缺和新兴职业(工种)的培训,今年已有1562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大渡口还积极举办“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持续加大创贷政策宣传力度,今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0万元。

  “云”上揽才

  8场招聘活动吸上万人互动

  “没想到直播也能找到好工作。”今年6月,“兴业兴城·就在义渡”——大渡口区“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直播带岗活动上,陈一(化名)终于如愿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陈一是2025年应届毕业生,但直到毕业了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次偶然,陈一了解到大渡口直播带岗活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了活动直播间。他看到了儿童天堂的摄影助理岗,一下就来了兴趣,通过与企业主管线上互动,当场表达了求职意向并投递简历。直播结束后,企业主管邀请陈一进行线下面试,最终陈一顺利通过考核并入职。

  今年以来,大渡口策划推出了“网络招聘会”等8场云招聘活动,共吸引在线浏览、观看人数超248万人次,互动人数上万人,接收简历3582份。

  “我们还推出‘互联网+’就业服务,推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等业务全面实现‘掌上办’‘网上办’。”秦一介绍,今年以来,网上办件量达5.47万件。

  线下“补缺”

  打通就业“最后一米”

  “以前找活像没头苍蝇,现在有了政府打造的求职平台,方便得很。”大渡口区建胜镇百佳园社区“义渡”数字零工市场候工区,陈磊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

  今年年初,43岁的陈磊遭遇工厂裁员,急需一份收入稳定又能快速上岗的工作,却屡屡受挫。一筹莫展之际,他在社区网格群看到“义渡”数字零工市场举办“新就业形态专场对接会”的通知,便准备去碰碰运气。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根据陈磊的情况,建议他应聘外卖配送员,并告知零工市场与美团签了保障协议。这让陈磊感到满意,现场扫码加入“义渡骑手求职群”,并通过“义小渡”平台一键完成报名。

  如今,陈磊周收入稳定跃上千元。“车轮转起来,日子就有奔头,最难的日子终于过去了。”陈磊说。

  “目前,越来越多人实现灵活就业。”秦一说,大渡口还利用全市首家残疾人就业基地、12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查漏补缺”,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