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立体化防非格局 书写金融为民新答卷
第008版:央地协同合力 推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走深走实
上一版 下一版 
共筑立体化防非格局 书写金融为民新答卷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
共筑立体化防非格局 书写金融为民新答卷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工作人员为老年客户宣传防非知识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朝阳课堂”开讲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小品表演宣传防非知识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走进社区举办金融知识小课堂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深入乡村集市普及金融知识

  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深入践行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在重庆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和重庆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创新差异化金融教育宣传模式,为重点群体筑牢金融安全“防护网”。

  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期间,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紧紧围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活动主题,深入剖析当前非法金融活动特点,分人群、多形式、有侧重地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打造多元化、立体式教育宣传矩阵,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氛围,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立足网点阵地 充分发挥“前哨”作用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的养老钱就打水漂了。”近日,在中国银行重庆綦江南州支行营业大厅,一位老年客户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这位老人当天来到该网点,要求将名下二类卡升级为一类卡,同时需要2万元的出金限额。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老人拿出一款名为“运鸿员工”的App,兴奋地说自己投资了该公司原始股,再入金2万元就能达标分红,还强调“公司在天眼查能查到,绝对靠谱”。

  凭借对新型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度警惕,中行南州支行网点工作人员当即判断这可能是诈骗。他们一边耐心向老人讲解防范知识、安抚情绪,一边第一时间向当地派出所报警。警察赶到后,与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对老人展开劝说,结合类似案例细致剖析骗局。最终老人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圈套。事后,当地公安机关对中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赞赏。

  此次成功破解骗局,是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长期深耕网点主阵地,坚持反诈宣传、深化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严格落实联动机制的积极成果。近年来,分行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前哨”作用,全力构建防非打非常态化宣传阵地。

  特别是在近期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中,该行充分拓展网点宣传阵地,开辟宣传专区、开展宣传微沙龙,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深度融入日常客户服务和业务流程中,打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持续增强民众群体“免疫力”。

  走进分行遍布在重庆的190多个网点,LED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防非宣传口号及警示短片;网点大厅内,防非宣传展板摆放得错落有致,从非法集资的危害到电信诈骗的防范要点,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宣传折页架上,各类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一应俱全,仿佛踏入了一个个金融知识的海洋,吸引着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驻足取阅。

  同时,网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热情满满,他们利用客户等待办理业务时间,通过厅堂服务、微沙龙、发放宣传折页、接受客户咨询等方式,进行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提示资金安全风险,全面提高到店客户的防非意识,主动远离、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总会多提醒几句。”客户刘先生说,这让他觉得很安心。

  贴近百姓生活 “花式”宣教深入人心

  “套个圈,还能识破诈骗圈套,这宣传挺有意思的。”近日,在重庆某商圈,市民胡女士拿着刚拿到的防非知识手册笑着说。这是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开展线下防非宣传活动的生动一幕。

  为让防非知识走进千家万户,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期间,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以消保IP人物“消保妹妹”为代言人,联合当地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走进社区、工厂、学校、商圈、工业园区、农村等开展宣传活动,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知识触达到广大客户。

  如,进商圈,趣味游戏解析“圈套”,让市民在防非知识套圈游戏中甄别“圈套”;进社区,“红岩家医”服务银发群体,现场讲解防非知识,呵护市民健康的同时也守护“钱袋子”,提高重点人群风险防范的“免疫力”;进校园,“朝阳课堂”欣欣向荣,讲解“游戏皮肤”诈骗案例,为孩子们系好“防非”意识的第一粒扣子;进村社,“村坝课堂”红红火火,在赶集日向村民发放防非宣传册,提醒村民陌生电话不轻信,遇到可疑情况先报警,着力提高群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截至目前,分行累计开展“七进”活动200多场,参与群众超11万人。“接地气”的宣传,让防非意识悄然融入市民生活,也收获了一片点赞。

  中国银行重庆合川支行通过摆院坝龙门阵、结合事例唠家常等,用村民们听得懂、学得会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识,讲解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同时,支行认真落实市分行要求,积极打造金融教育宣传“五类课堂”:面向老年群体的“夕阳课堂”、学生群体的“朝阳课堂”、新市民群体的“安居课堂”、农村村民的“村坝课堂”、到店客户的“网点课堂”,将实用知识送入田间地头,让惠民举措温暖群众心头。

  “每当村民们围坐倾听、踊跃提问,从紧锁眉头到舒展笑颜,一句‘谢谢你们,这下心里就有底了’,总让我心头暖流涌动。”合川中行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近年来,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深度融入地方政府“防非打非”工作体系,聚焦“岁末年初”“宣传月”等关键节点,将防非打非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结合,组织员工开展“七进”活动,通过“摆金融龙门阵”等形式普及知识,将防非知识送到市民身边,让防非政策深入人心。

  拓展线上渠道 “破圈”传播金融知识

  为顺应数字化传播趋势,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深入开展线下宣传的同时,积极打造线上宣传矩阵,通过多元化数字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宣传合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让金融知识“触手可及”,将防非“安全网”织得更密、撒得更广。

  2024年以来,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逐步构建起“新媒体矩阵+线下阵地”立体宣传体系,通过“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普及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提高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2024年累计开展线上宣传超1600场,点击量达24万次,让“高息陷阱”人人警惕。

  在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中,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聚焦重点,抢抓当前信息传播热门渠道,将“短、平、快”的优质内容,通过分行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渠道精准推送,聚力营造宣教氛围,形成立体宣传网络,有力突出防范非主题。宣传月中,共播放电子屏、公交楼宇宣传超4000次,转发网络宣传作品近100次,总点击量超5.8万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恰逢重庆市防非LOGO作品征集、“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网络短视频征集活动。为创作更多宣传作品,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精心组织、全力参与。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创作,手绘图画作品、自编视频剧本,视频制作时更是身兼演员、摄影、“服化道”为一体。最终,分行有2件LOGO作品及1件短视频作品收获“最佳人气奖”,分行获得“优秀组织奖”。通过参与活动,有力激发了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分行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参与防非宣传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监管机构肯定。

  坚持内外兼修 构建长效防非机制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始终坚持高位部署、内外兼修,强化管理、筑牢防线,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常态化工作,构建并不断完善长效防非机制。

  为有序推进防非工作,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工作。各机构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构建整体联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工作,提升员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敏感性、专业度。此次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中,分行共开展教育活动130余场,在岗员工覆盖率达100%。此外,还积极参与第五届全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答题赛活动,组织动员全体员工每日参加答题赛,持续提升员工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知识储备,切实防范员工参与非法金融活动。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非一方之责,必须依靠多方力量紧密协作,织密风险防控网络。近年来,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与当地监管部门、政府机关联合开展宣教活动,打造银行机构、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立体式防非堡垒,推动防非反诈宣教活动更易理解、更接地气、更加有效,有效提高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

  全民防非,金融当先。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将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此次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持续深入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工作,提升服务温度与专业度,全方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图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