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版)
“全会提出创新‘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这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有力的指引。”市司法局行政执法指导监督处四级调研员陶旭旻全程参与相关改革方案制定,参与起草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行政执法一体化等改革方案。她表示,将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充分发挥“市级统筹、一贯到底”机制作用,强化实战演练与复盘总结,更好集成多跨协同的行政执法综合场景。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重庆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落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求。
“群众所愿即城市所向,真是说到心坎上了。”大渡口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松涛说,大渡口将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为牵引,深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织密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加速基层医疗机构智慧化升级改造;持续强化重点人群保障,聚焦“一老一小”、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需求,在服务圈内嵌入家医签约、儿童保健、老年健康等精准化服务模块,实现健康管理服务触手可及。
作为基层干部,江津区珞璜镇碑亭社区党总支书记白贵敏对全会提出的“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深有共鸣。她说,去年,社区建成全市首个社保卡“一卡通”全生态应用社区。下一步,社区将积极延伸服务触角,依托镇“党建引领还建房小区治理”机制,打造“邻里互助中心”和“生活服务一张图”,整合多方力量下沉社保、医保等高频服务;通过“数智院坝会”收集居民建议,匹配至包联干部责任清单,实现问题处置闭环管理;大力开展困难帮扶、文明培育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纪检监察机关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巴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胡文军表示,将持续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和日常精准监督,督促落实相关部门职能职责,锚定城市治理中的重难点风险点,紧盯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重点民生领域,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项,靶向纠治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城市治理真正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健康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周建军表示,作为我市唯一的本科中医药高校,学校通过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未来,学校将整合12家直属附属医院、9家教学医院资源,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提供区域中医药服务支撑。
“我们将有机整合现有城市管理智慧应用,形成系统能力,并加大区县推广范围,有效支撑三级治理中心调度。”市城市管理局科信处处长彭冠英表示,将以场景小切口带动领域大场景,进一步推动AI智能体和跨领域、部门、层级的AI赋能场景建设,确保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各项行动落地落细。目前,市城管局正加快实施第二批城管领域AI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揭榜领题工作。
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朱真非常看好电力数智化的前景。如今通过配电数字化管控平台,停电信息实现自动推送,将故障停电发布时限压降到分钟级。“以往通过人工依次点选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只需在平台上选取停电线路及故障断开点,平台就会自动发送停电信息给居民。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的通知将更快速和精准。”朱真说。
牢记嘱托、锚定目标、实干争先,不断打开城市工作新局面
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在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性趋势中不断打开城市工作新局面,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必须拿出高分答卷。
“城市雕塑、社区艺术、公共壁画、参与式艺术等多种形式的中国式公共艺术,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可发挥润泽人心、提升素质、促进交往等作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表示,四川美术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努力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艺术社区,推动艺术社会创新,打造“15分钟美育圈”,让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全会为基层公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二郎派出所所长何茂说,二郎街道有多家大型企业和产业园区,辖区企业的安全发展是基层治理的关键落子。接下来,二郎派出所将以全会“数智赋能”“共建共治”要求为指引,深化“警企廉盟”建设,用数智提效、用机制破题、用法治护航,让企业在二郎安心投资、专心经营。
全会对市域本质安全韧性水平、完善城市安全应急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江北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祎表示,将持续推动应急管理和“141”基层智治体系深度融合,夯实城市治理最小单元应急力量,扩展“一盘棋”应急指挥体系,加快“数字应急·自然灾害防减救”等市级应用场景贯通,拓展“九小场所”智治经验至商业楼宇、地下空间等更多领域,将“数据驱动”贯穿治理全过程,以点上突破服务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大局。
全会提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全方位增强城市本质安全能力。市地矿局205地质队党委书记张天贵表示,将持续强化“空天地一体化”技术,积极探索“AI+地灾”智能监测模式,构建精准识别的地质灾害感知网络,加强驻守工程师队伍建设,提升预警处置能力,强化协同联动,提升复杂地灾应对能力,为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贡献地矿智慧和力量。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离不开深厚的人文底蕴。重庆市话剧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剑表示,该院将着力构建“戏剧+”文旅生态圈,让世界通过戏剧这座桥梁,深刻感受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筋骨与文化灵魂。同时,切实发挥国有文艺院团的主力军作用,创作更多反映时代心声、人民关切、新重庆发展的有筋骨、有品位的“渝字号”舞台艺术精品。
(记者 张珺 王翔 余虎 李珩 张莎 周尤 黄乔 崔曜 周松 朱婷 唐琴 韩毅 刘冲 王亚同 何春阳 杨铌紫 刘翰书 栗园园 赵伟平 周传勇 张亦筑 李志峰 实习生 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