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曙光从雪峰山升起这场大会透露重庆城市发展新逻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贷款规模达17.7万亿元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印发全军
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胜利的曙光从雪峰山升起
这场大会透露重庆城市发展新逻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贷款规模达17.7万亿元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印发全军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深一度

这场大会透露重庆城市发展新逻辑

重庆瞭望 程正龙

  新征程上,如何让城市工作成为现代化新重庆的“金名片”?

  8月18日,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或可作答这一发展之问。

  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着眼优势互补、功能协调持续推进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强化创新制胜全力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系列牵引性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举措,不仅明确了未来重庆城市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而且透露了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逻辑,尤其引人瞩目。

  一

  阶段之变——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坐标。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对重庆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判断: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具体而言,其包含“4个新阶段”,即城市发展从粗放低效转向集约高效的新阶段,城市治理从条块分割、城乡分离转向整体智治精细化为主的新阶段,城市动能从房地产驱动转向科技、产业、文化赋能驱动的新阶段,城市风貌从偏重局部缺乏协调转向整体大美更具特色的新阶段。

  城市工作进入新阶段,意味着重庆要因时因势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以及工作重心和方法。这样的新变化,蕴含着城市发展要“跑得快”还是要“跑得远”的取向。

  回首过去,直辖28年来,重庆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1945平方公里,较直辖初增长4倍;看实力,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台阶,较直辖初增长超20倍;看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较直辖初增长超8倍;看地位,实现了从老工业基地到智造重镇、从内陆腹地到开放枢纽的巨大跃升……

  在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振超教授看来,在增量扩张阶段,重庆城市发展可以通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可以“跑得快”,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这种外生动力的效能逐渐衰减。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重庆迫切需要加快推动城市动能转换,切实以科技、产业、文化等内生动力来赋能驱动,特别是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方能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跑得远”。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时代坐标,这是认知论问题,在历史逻辑层面上厘清了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看”的问题。

  二

  目标之变——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定位。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城市建设发展重谋划,才能更好服务全局。本次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完善城市现代化建设“四梁八柱”,积极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发展目标上,本次大会提出,要在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中把握城市工作的大方向,努力让重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成为全面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澎湃进程的“重要窗口”,为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创造新鲜经验、作出积极贡献。

  一个重要背景是,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近年来,重庆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城市工作,着力在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积累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过去基层治理往往以‘对上负责、完成指令’为重心,导致治理资源更多倾注于条块分割的指标完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江优优表示,重庆已针对这一问题,建成了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创新实践“一体智办”的治理范式,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从传统分散管理向协同共治跨越,为全国乃至全球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以“141”基层智治体系为例,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1.1万个村(社区)、6.5万个网格全覆盖,形成了“快速响应—分级处置—协同联动”工作闭环,让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未来更加值得期待的是,推开重庆这扇“窗口”,在“举目山河新,人间烟火盛”的万千气象里,映照出中国之治的美好图景。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这是方法论问题,在现实逻辑层面上回答了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干什么”的问题。

  三

  路径之变——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选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次大会既明确了新征程上重庆城市发展“怎么看”“干什么”,又全面细化了“怎么干”,为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绘制了全新的“施工图”。

  可以看到,在如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上,本次大会严格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紧密结合重庆实际,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增强城市本质安全能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等多个方面,细化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比如,在城市空间格局优化上,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着眼优势互补、功能协调,做强做精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等发展优势区域的核心功能,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资源集约利用、优势转化放大,让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又如,在城市生活品质提升上,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贯穿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全过程各环节,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全面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加大力度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实现路径,这是实践论问题,在实践逻辑层面上明晰了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干”的问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天的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一个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托举着3400万巴渝儿女共同的梦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