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巫山 高质量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第019版:T11 “两山”理念二十载 落笔成卷映巴渝
上一版 下一版 
丰都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巫山 高质量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两个定位” 打造“三峡药库”
巫山 高质量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巫山县十里坪荒中药材种植基地

  丰年年巫山竹贤数字种植园 摄/陈久玲

  今年3月,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在重庆召开,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标准创新联盟公布了《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区)》,巫山县成功上榜。

  自古好药出深山,巫山地处大巴山药材区,中药材分布广、种类多、蕴藏量大、道地性强,是全国中药材生产传统优势区域。俯瞰巫峡大地,海拔高差达到2500米的崇山峻岭间,滋养了庙党、独活、杜仲、厚朴、天麻等5000多种中药材,是世界公认的物种起源和种质资源库,素有“天然药库”和“中草药王国”之称。

  坐拥如此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何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巫山将中药材产业纳入全县“3+N”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加以培育,聚焦建设优质道地中药材原料供应区、中医药文化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两个定位”,迭代升级中药材产业品种结构、加工产能、营销模式。

  如今,巫山全县中药材种植和野生抚育面积达21.8万亩,年产量9.5万吨,产值超过7亿元,“三峡药库”金名片越发闪耀,为加快建设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注入了新动能。

  构建绿色高效生产体系

  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

  巫山庙党属川党参,位列“中国四大党参”之首,有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之功效,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故称“庙党”。

  曾经归庙宇镇管辖的红椿土家族乡红椿村是巫山庙党的核心产区。漫山遍野的山坡上,村民们栽种的黄精、党参早已冒出一抹翠绿。该村探索“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组建“村社合一”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大户+脱贫户”的方式,发展巫山庙党200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200多万元,成为了乡村致富金“药”匙。

  “我们结合中药材种植历史、地域环境及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发展川党参、川牛膝、独活、淫羊藿、川贝母五大优势品种,不断优化优势道地重点品种结构,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巫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走进巫山高山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淫羊藿在智能化现代农业设施的呵护下生机勃勃。这里的农业生产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气温、湿度、日照时长、土壤墒情等。近年来,巫山县先后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国内多所知名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构建起市带县、县带村、村带户的技术服务体系,成功开展淫羊藿种子育苗、分芽繁殖,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中药材种源建设,为巫山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标准规范推广引领产业发展,巫山开展2025年职业药农评选活动,示范引领全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制定道地药材种植及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8个,全面推进中药材万亩GAP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共建GACP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余亩,助推全县道地药材品质全面提升。

  提升产地加工生产效率

  不断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

  今年7月,全市发布第一批中药材趁鲜加工龙头企业名单,巫山县神女药业、鼎立元药业两家企业凭借完善的种植基地、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领先的趁鲜加工技术成功入选。

  走进神女药业,该公司依托三峡库区道地药材资源富集的优势,与广药集团在中药原材料供应、中成药及健康产品加工、流通渠道共享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开工建设中药大健康产业园,开发出黄精茶、黄精饼干、党参糖、炙巫山淫羊藿茶等中药材系列产品,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

  近年来,巫山紧紧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产地初加工、趁鲜切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大健康产品生产的多层级中药材加工体系,牛膝、独活产地趁鲜切片实现全覆盖。

  随着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等分别与巫山县政府签订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巫山进一步拓宽中药材产业发展空间。目前,全县共有从事中药材种植的企业、家庭农场528家,从事加工和销售的企业24家,建成传统式、燃料式、电力式各类烘干房75座,产地损失率降低25%以上,建成了一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集群。

  “我们正抢抓机遇支持中药饮片企业与医院开展院内制剂生产合作,委托市级专家团队制定3个道地药材品种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范,为中药饮片产地化提供标准支撑。同时,探索开发王老吉(老鹰茶)火锅伴侣、淫羊藿口服液、大健康代泡茶等具有巫山辨识度的中医药产品,不断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巫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

  系统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

  去年10月,2024重庆道地优势药材交易博览会举行,巫山积极展示了巫山中医药文化、道地药材活体样本、巫山中药饮片、巫山大健康食品饮品,巫山庙党、巫山淫羊藿、独活、川牛膝、太白贝母等多种道地药材活体和产品吸引了来往宾客的驻足关注。

  从三峡药博会到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展示展销会,从武陵山中药材博览会到大湾区中医药发展论坛等行业活动,总能看见巫山好药的身影。近年来,巫山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诊疗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新高地雏形已现。

  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持续提升巫山中药材品牌影响。巫山加快推动巫山庙党、巫山淫羊藿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巫山庙党”先后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和“中国庙党之乡”荣誉称号。成功注册“巫山庙党”“巫山独活”“巫山淫羊藿”“巫山川贝”“巫山川牛膝”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全市首个获得农产品地标“五朵金花”的区县。

  此外,巫山还结合全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优势,主推“中药+现代农业科技”“中药+传统乡土人文”“中药+当地自然风光”等形态的中药材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巫山县中医药大健康综合体验馆,打造集巫山中医药文化溯源、巫山中药资源标本展示、巫山道地中药炮制体验、巫山药食同源食品饮品消费于一体的综合商业场景,大力推动以中药材产业为基础的文旅融合。

  链接>>>

  8大项目助力打造“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初,巫山正式纳入农业农村部“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作为重点打造区县之一,巫山大力实施淫羊藿种质繁育综合项目、巫山庙党生态种植示范区建设项目、中成药及保健产品生产设备采购补助项目、巫山县中药材冷链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巫山县中医药康养农旅融合体闲体验中心项目、巫山县中医药文化体验综合中心建设项目、巫山县道地药材品牌培育项目等8大项目,加快建设“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稳定在2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37亿元。

  刘钦 陈钰桦 图片除署名外由巫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