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岳山玄天湖 |
 |
重庆海辰储能 |
 |
铜梁黑鸡 |
 |
安溪茶园 |
 |
荷和原乡 |
初秋时节,玄天湖畔,市民何先生正带着女儿享受休闲时光,“水清岸绿、空气清新,在这里散步很舒服。”湖水波光潋滟,远处巴岳山如苍龙卧波,近处繁花似锦。
这幅休闲惬意的生态画卷,正是铜梁区持续治污攻坚的成果。
作为淮远河的“源头活水”,玄天湖水库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环湖截污、建设生态湿地、严控面源污染,常年保持二类水质。
玄天湖约10公里的生态环湖绿道和5万余平方米环湖绿化,不仅改善了水质,更引来了众多野生鸟类栖息,成为市民的“后花园”。
这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正是铜梁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缩影。这座曾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正将满目苍翠的“绿水青山”转化为惠泽万民的“金山银山”。
绿为基
厚植生态本底 筑牢绿色屏障
在铜梁广袤的林地间,一场绿色交响正激荡出更浑厚的音符。
虎峰镇回龙村的李子林里,成群的铜梁黑鸡扑腾着翅膀从林间涌来觅食。
“白天黑鸡在李子林放养,林子里的虫虫草草被吃个干净。”村党支部书记冉顺江指着挂满果实的李子树,“除草剂、农药都省了,李子更优质生态,林下跑山鸡更是抢手货!”
铜梁黑鸡,是铜梁优质鸡种。铜梁正全力打造铜梁黑鸡全产业链,2025年将实现出栏2000万羽的目标。
如今,林下生金的故事正在铜梁全区绽放。高楼镇涪江村蜂糖李基地、巴岳山区的福果镇,都依托林地发展黑鸡养殖。
“全区90余万亩森林,是天然的生态牧场。”铜梁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科学规划、适度放养,让林地释放双重价值。”2024年,全区林下黑鸡出栏量超300万只,产值达1.8亿元。
绿色的重生更在曾经的“大地伤疤”上演。
华兴镇团林村毓青山深处,村民正细心管护着1000亩老鹰茶树。
团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平介绍,“今年鲜茶采了15吨,效益很不错!废矿真的变成了富矿。”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草都不长一根”的废弃矿坑。
2019年启动矿坑修复至今,铜梁区已让35处、总计950余亩废弃矿山重披“绿衣”。
铜梁区还以“林长制”为引领,层层压实责任。2024年数据显示,铜梁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5.98%。林业碳汇项目的探索,让森林的“呼吸”也有了市场价值,为后续的“点绿成金”奠定了基础。
农为韵
沃野奏响绿色田园交响曲
在土桥镇“荷和原乡”,千亩荷塘在夏日绽放,游人如织,但这片荷塘的价值远不止于观赏。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围绕‘莲’做足了文章,形成了完整链条。有荷叶茶、莲心产品、优质莲藕等,还注册了‘铜梁莲藕’等品牌,开发出20余种深加工产品,销往全国。”
如今,“荷和原乡”莲藕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带动近千名村民就业。
庆林村的村民陈大姐就在负责莲藕清洗包装:“以前种田靠力气,现在家门口上班,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月月有工资拿,心里踏实!”
毓青山巅,云雾深处,茶香正浓。
地处毓青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云雾山泉滋养出“特早名优茶基地”。安溪镇谭洪村通过“集体+农户+公司”模式,6500亩茶园在2024年春茶总产量达140万斤,200多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2024年春茶文化体验季,5万游客涌入茶园,直接带动茶叶销售420万余元。未来,安溪镇将瞄准“川渝茶旅科普实践基地”目标持续发力。
铜梁农业的绿色转型,核心在“特色”与“绿色”双轮驱动。安居镇的“生态渔乡”推广“鱼菜共生”“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绿色水产品价高且供不应求。全区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持续扩大,“铜梁莲藕”“铜梁锦橙”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日益凸显。沃野田畴间,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田园交响曲正激昂奏响。
工为翼
绿色智造驱动产业新生
铜梁工业的绿色版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新能源领域拓展,新型储能产业尤为耀眼,发展势头强劲。
盛夏时节,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产线高速运转,产能达近32吉瓦时。
今年上半年,铜梁区以海辰储能为核心的新型储能产业支撑效应强劲,同比增长132.1%,其中二季度增速高达238.5%。铜梁正全力实施“龙头引领”行动,推动海辰储能年内成长为百亿级企业。
海辰储能的能量远不止于此。作为“链主”,它强力带动铜梁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式发展。铜梁区聚焦锂电池全链条,已聚集12家相关规上工业企业,10平方公里的新型储能产业园初具规模。海辰储能已携手铜梁构建25个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成果斐然:西南首个“十万度电级储能电站”累计调峰供电超3000万度,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站入选国家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光储一体化系统”年均为企业节省电费超5亿元。
铜梁区工业的绿色版图,还体现在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
在长江造型材料车间,铸造废砂经过破碎、筛选、高温焚烧等工序,转化为可循环使用的“新砂”,再生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
铜梁高新区还聚集了厚生新能源等关键材料企业,共同构成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铜梁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政策引导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并积极布局新材料、智能装备、大健康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2025年,铜梁高新区入选第二批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工业发展路径的深刻变革,有力印证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绿色智造驱动下的共生共荣。
旅为媒
山水含金 风景生财
以水为媒,铜梁区正谱写“生态+”的华彩乐章。
玄天湖的“好山水”已成为铜梁文旅的金字招牌:国内最长的9.22公里生态环湖跑道,成为跑者追寻PB的理想赛道;端午“粽情六一”亲子运动盛会,让家庭共享欢乐;依托玄天湖举办的“铜梁龙马拉松”“重庆巴岳山越野赛”等赛事,与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交相辉映,年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140亿元。
茶山云雾间,文旅融合再添新景。谭洪村茶山,北美红枫与樱花点缀苍翠茶垄,青石步道蜿蜒,茶壶雕塑与毓青亭遥相呼应,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体验茶文化。
守护自然之美,方能遇见生活之美。
巴岳山的葱郁、玄天湖的清碧、毓青山的茶香,共同搭建出城市与自然对话的桥梁。作家林檎感慨:“这里道路条件好,空气湿度适宜,很适合长跑,有机会我一定要来跑一次马拉松!”
铜梁区的实践深刻昭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充满生命力的发展理念。
在铜梁大地上,林业的坚守涵养了生态根基——从矿坑覆绿到林海生金;农业的转型激活了绿色财富——从荷塘莲韵、林下鸡鸣到高山茶香;工业的升级重塑了增长动能——从资源循环到新型储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旅游的兴旺兑现了生态价值——从玄天湖的波光到巴岳山的翠色。这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新路,是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庄大道。
铜梁区的探索远未止步。
未来,铜梁区将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让森林的每一次呼吸、湖水的每一道涟漪、田间的每一声鸡鸣、茶山的每一缕清香、车间的每一粒再生砂、储能电池的每一度绿电、矿山的每一片新绿,都汇聚成“金山银山”的磅礴动能,让绿色成为铜梁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让生态福祉如玄天湖的碧波,润泽每一位铜梁人。
罗晶 刘玉珮 图片由铜梁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