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探索城市“智理”新路 打造现代化渝北金名片
第004版:区县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加速探索城市“智理”新路 打造现代化渝北金名片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速探索城市“智理”新路 打造现代化渝北金名片

  鸟瞰渝北西区 摄/许可

  老旧小区改造,为居民带来更多的娱乐休闲设施 摄/李显彦

  龙头寺公园里市民正在赏花

  走在前、打头阵,担重担、挑大梁!今年上半年,渝北区经济发展再传捷报:全区GDP完成1444亿元、增长7.1%,位列全市第一!

  “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一道必答题,这不仅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事关高品质生活的底色,是城市繁华、产业发达、人民幸福的重要抓手。”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渝北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治理,围绕“8大行动+11类区级标志性成果+6个市级专项行动”分解136项重点任务,完成项目177个,打造妇幼保健院小切口治堵、长河村城中山体清理等标志性成果26个。

  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完成重庆八中等4个学校护学、区人民医院等2个医院助医,摸排城中山体、闲置地块169块,完成治理116块。

  在优质公共服务扩面方面,以“居民健康平台+智慧居家养老+就业服务保障”为载体,在仙桃街道打造“智美仙桃·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当前,渝北正瞄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努力让城市工作成为现代化新渝北的“金名片”。

  实施全域环境整治 提升城市管理新效能

  龙山路是连接渝北区、江北区的重要城市次干道,高峰时段交通流量约6000辆/小时。特别是,市妇幼保健院南大门及车库出口也位于该区域,日均就诊人数超5000人次,停车需求超3000车次。

  医院就诊高峰期与通行高峰叠加,导致该区域长期存在交通秩序较乱、车辆通行不畅、停车矛盾等问题,交通改善需求迫切。

  为此,渝北谋划实施龙山路小切口治理项目,变“由建到治”到“从治而改”,有效通行能力提升15%、拥堵指数下降25%、平均行驶速度提高20%,提升城市通勤效率,缓解片区出行压力。

  据了解,渝北现已打通断头路8条,完成“小切口”治理24个、老旧社区停车综合治理15个、学校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项目5个,增设停车位4290个,加速实现交通缓堵促畅。

  “近年来,渝北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全域化综合整治’加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渝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缪璞介绍,当前,渝北正积极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市城市治理委工作部署,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渝北范例,渝北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持续保持主城都市区前列。

  去年,新牌坊转盘及周边空中线缆杂乱,影响市容环境,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渝北区启动城市空中“飞线”精准治理,迁改约2000条、总长度约4公里“飞线”。

  “以前经过新牌坊转盘,要时刻关注横跨车行道上方的线缆,担心线缆高度不够或下垂造成车辆无法安全通行。”司机普遍反映,现在横跨车行道线缆拆除完后,开车也更安心了。

  此外,周边居民也表示“小区大门口附近空中飞线拆除后,觉得小区变得更美了,每天出门和回家的心情也更好了。”

  为了提升市容秩序,渝北已完成13.17公里空中“飞线”治理、2.56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改造、6.46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病害整治、15处城市照明暗盲区消除、18.86公里道路隔离设施整治等,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品质。

  除了城市空中“飞线”整治成效显著,渝北还首创城市长隧道环境监测预警智能场景。

  近日,在位于渝北的环山隧道内,一台形似“单轨列车”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侧壁轨道平稳滑行。

  它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可24小时不间断地对隧道结构、车流、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

  短短3秒内,就能精准识别火情烟雾等风险隐患,并联动隧道内通风照明等系统,实时调控隧道环境指标。在几公里外的仙桃数据谷监控中心,这些数据被实时呈现在屏幕上。

  自机器人运行以来,隧道结构检测有效率提升20%,交通事故识别预警准确率达95%,二次事故降低率达75%。

  加速推进城市更新 绘就城市大美新图景

  走进双龙西路片区,楼体立面焕然一新,公共空间布局科学,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而这样的改变都源于双龙湖街道双龙西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

  据了解,该片区涉及87栋楼,建筑面积为35.44万平方米,曾经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停车难等突出问题。

  为此,双龙湖街道龙兴街社区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头号民生工程”,推动总面积11.61万平方米、涵盖22栋56个单元的老旧单体楼焕发新活力,惠及1413户居民,交出了一份基层治理创新的亮眼答卷。

  比如,在银鑫小区,针对停车位增设引发的争议,自治小组组织居民投票表决,最终将原乱停区改造为规范停车区,新增优化车位200个、摩托车位85个,同步解决消防通道堵塞难题。

  就在老旧小区重获新生的同时,城市街区也按下焕新“快进键”。

  “以前,龙塔街道辖区内部分老旧街区存在设施陈旧、业态单一、人气流失等问题,防空洞、工业遗存等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亟需通过改造提升街区活力。”龙塔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龙塔街道以“文化+”为核心理念,创新打造“市井美学+国际潮范”文化街区、“乡村振兴+文商旅融合”山城记忆空间、“工业遗存+声音艺术”创演综合体三大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助力城市品质提升与文化内涵彰显。

  比如,龙塔街道将地下之城防空洞与乡村振兴结合,为200余户菜农提供免费摊位,打造公益性“防空洞背篓菜市场”,实现城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此外,龙塔街道还推动“文化+商业+旅游”“文化+工业+艺术”等多领域融合发展,打造“紫薇路”“地下之城”“重庆爱乐工厂”等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活力的城市新空间,年服务群众超30万人次。

  其中,“紫薇路”引入新零售、餐饮、艺术等多元业态,植入“国际潮范”“山城记忆”“声音艺术”等文化元素,与渝北区图书馆共建“紫薇路城市书房”,实现书香浸润市井。

  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主任唐利表示,近年来,渝北加速推进城市建设攻坚行动,全面提升现代化城市整体大美水平,提质打造幸福美好生活新空间,上半年推动城建完成投资119.6亿元、劲增35.9%,高于全市29.3个百分点。

  在城市更新方面,今年以来渝北加快推进4个城市更新、2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8个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1041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等项目。

  在道路建设方面,全区推进107个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花石路、白杨溪路西段、春华大道腾芳大道立交主线完工通车,进一步优化了城市路网结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轨道交通4号线计划今年底投运,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工程计划年内实现车辆上线调试工作。

  在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方面,渝北加快推进续建、新建及规划排水管网项目共68个,新建、改造雨污管网14.24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4.4%,谋划实施镜湖流域系统治理和平滩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渝北还着力将海绵城市打造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其中仙桃国际大数据谷海绵示范片区入选2024年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典型项目。

  该片区通过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海绵细胞”,串联地块、道路、公园水体,由点及面联结成片,形成一个雨水自然消纳、径流污染有效削减、局部热岛效应缓解的海绵示范片区,让城市建设不仅“面子”靓丽,“里子”更有韧性。

  持续完善数字赋能 构建智慧治理新格局

  完善数字赋能机制,是激活现代化城市治理活力的关键一招。

  比如,在城市治理中,物业纠纷面临体量大、增长快、易反复、权责边界不明、多头交叉管理、化解周期长等治理难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瞄准这个痛点,渝北建立起全市首个物业纠纷“预处复考”智慧闭环处置体系——法治·物业纠纷化解一件事应用。

  具体来看,该应用构建4个一级场景、11个二级场景,全面汇聚59项、10万余条数据,通过AI算法设计11个纠纷风险预警模型,配套6项机制,通过三级治理中心在全区所有镇街全面推广。

  2024年全区物业纠纷同比下降7.6%,化解率达99.3%,同比增长13%,物业纠纷平均化解时间从180余小时缩短至40余小时,初步实现物业纠纷“预处复考”闭环管理,法治·物业纠纷化解一件事应用只是渝北打造“数字城市”的一个缩影。

  渝北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卢明渊介绍,渝北区坚持以“1361”为主线加快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2025年上半年,渝北区持续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归集治理,累计赋能市、区两级应用35个,共享数据180类;以物联感知系统全市试点为抓手,新接入区内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测、油烟监测、养老居家监测等物联感知设备20类15万个,实现全域感知态势“一屏统揽”;着力数字基础车站等重点场所5G网络全覆盖,累计建成5G基站7900余个,实现全区22个镇街人口密集区域全覆盖,全区通讯设施水平稳居全市第一梯队。

  数字归集、设施建设只是手段,提升智慧城市的实战应用才是目的。

  比如,在渝北区仙桃街道基于“互联网+”打造的智美仙桃居家养老体系,正托举起银发一族健康幸福晚年。

  仙桃街道辖区人口17万,其中65岁以上老人约1.8万人,独居和空巢老人占比28%,养老需求大。为此,仙桃街道整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公司、数据科技企业共同打造“科技+医+养”三位一体的智慧居家医养服务体系。

  比如,为居家老人配备了智能健康手环等设备,中心可通过慧年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对居家老人生命特征等数据进行分析,为老人智能手机提供健康咨询、体检通知,提供在线问诊与家庭医生互动,上门开药检查,还可提供上门置换胃管尿管、护理、疫苗接种等服务。

  此外,在老人家中安装红外人体探测器、烟雾报警器、一键求救报警器等设备,自主判断和发现老人摔倒、走丢、火灾风险等紧急状况,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向老人、老人子女、网格员、网格长、街道值班人员发出紧急求救,有效降低了老人居家风险。

  截至目前,已有1.8万余名老人享受到智慧居家医养服务,成功处理风险事件6391次,上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及医疗服务5974次,成功获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和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

  渝北区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打造了AI+慢病一体化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规范化服务,提高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水平。AI技术辅助医生开展业务,为医生在不同场景下的服务提供有效支持,提升基层医生慢病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居民在慢病一体化门诊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体化门诊的运行提高了高血糖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由原来的35%提升到60%。同时加强了辖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与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已经筛查出慢性患者900余人并纳入管理。

  链接>>>

  上半年渝北“成绩单”

  ·全区GDP完成1444亿元、增长7.1%,位列全市第一

  ·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5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6亿元、增长5%

  ·社零总额完成795亿元、增长6.7%

  ·进出口总额完成968亿元、增长18.5%

  数读>>>

  渝北城市蝶变

  ·提升数字水平,累计归集公共数据4869类4.8亿条,接入林业、水利、公安等公共领域视频监控资源4.3万余路,物联感知设备接入累计接入84类60万个,建成视联网点位63个。

  ·厚植生态底色,新建山城绿道2.9千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约30.5万平方米,累计开放共享城市公园绿地41.8万余平方米。

  ·增进民生福祉,新增错时共享停车位300个、路内停车位1000个,建成口袋公园3个。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