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上半年重庆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221.13亿元暴雨来袭 重庆多方联动筑牢防汛安全线快速抢通受阻道路西南大学家蚕新品种亮相重庆:家门口的慈善微光汇聚善治力量赵维清同志遗体送别活动举行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上半年重庆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221.13亿元
暴雨来袭 重庆多方联动筑牢防汛安全线
快速抢通受阻道路
西南大学家蚕新品种亮相
重庆:家门口的慈善微光汇聚善治力量
赵维清同志遗体送别活动举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大学家蚕新品种亮相
实现1000万元签约转化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栗园园)近日,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携突破性成果“限白一号”家蚕新品种亮相,并以1000万元实现签约转化,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该成果通过基因标记技术,成功将家蚕卵壳颜色与性别精准关联:雌性蚕卵呈黑色,雄性为白色,首次实现实用蚕品种的蚕卵性别自动化精准识别和分选,彻底解决了三大产业痛点——

  一是破解人工分选困局。传统蚕种生产需依赖高强度人工鉴别雌雄蚕蛹,存在效率低下、时间窗口紧张、劳动力成本高昂、伤害蛹体等问题。“限白一号”搭载智能化分选系统,在卵期实现雌雄自动化分选,准确率达99%以上,效率提升200倍,人力投入下降90%。

  二是提升蚕丝品质与均一性。家蚕传统雌雄混养模式下,雌雄蚕茧因蚕丝物理特性差异,会导致缫丝均匀性差,制约高端丝制品生产。“限白一号”品种通过雌雄“分选—分养—分缫”,实现纤度及性能均一,显著提升生丝品质,可为高档丝绸提供稳定原料,推动产品溢价能力提升。

  三是突破种卵利用率瓶颈。雄蚕健康性更强、料丝转化率更高、生丝品级高,因此单养雄蚕经济效益更高。但现行单养雄蚕品种因依赖致死基因(雌卵胚胎期死亡),种卵利用率仅为50%,制种成本翻倍。而“限白一号”通过限性卵色标记技术,使雌雄卵均100%利用,相较现行“单养雄蚕”品种,增加了单雌种卵,具有更大灵活性和竞争力。

  该项研究获得了重庆市种业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专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该成果研发提供了经费资助,四川省三台蚕种场为该项成果的联合研发单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